展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动态

会展信息简报(第五十四期)

发布日期:2008-08-01 新闻来源:

第五十四期    
2008年3月1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会展新闻
银川国际会展中心首次迎展
 
来源:银川新闻网作者: 时间:2008-7-25
银川国际会展中心首次迎展

 

 新建成的银川国际会展中心迎来首场展览会,昨日上午,“神华2008第四届中国•宁夏煤炭及能源工业装备博览会”在此拉开帷幕。

  据了解,此次展会共有186家企业、500多名国内外参展商代表出席参展,其中国内外参展企业约占到95%,宁夏企业占5%,国外企业20多家。展览内容主要有矿山设备及煤矿机械、选矿及粉体加工设备、煤炭加工利用技术与设备和其他通用器材等。GE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还在展会上展示了国际先进的水处理、燃煤优化等节能减排新技术。

  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作为全国煤炭资源富集省区之一,煤炭及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为我区发展煤炭及能源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舞台。此次博览会不仅对提高我区煤炭及能源工业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国内外煤炭及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校和相关服务机构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两大会展中心合并引来3000万大单

来源:Cce360.Com  时间:2008-7-25

24日,由原先济南两大会展中心合并成立的山东国际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揭牌,与此同时,新会展公司与24家办展单位签订2009年展会合同105个,金额突破3000万元。
  在签订的会展合同中,既有中国书展、农机展等全国大展,也有齐鲁房车展、医博会等区域性品牌展会。有专家预测,这些展会将为济南市相关产业带来直接收益超过3亿元。同时,这些展会呈现出层次高、范围广、领域宽、品牌多的发展趋势。
  自从今年6月26日宣布济南市两大会展中心从竞争走向合并,结合两家资源的吸引力大大增强。“资源引来关注,这次签订2009年展会合同,是对明年展会的统筹规划。”新会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发展会展经济、打造会展名城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会展动向

迎接洗牌,会展市场压力前所未有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08-7-18 

  不久前,首届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预计在年内编制完成《全国会展标准2008-2010年发展规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给会展业设立准入制度。属二级会展城市的东莞,其品目众多的展会项目必将迎来一次全面洗牌。 
  东莞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门限”还是“门禁”,东莞会展业已经感受到并经历着一种逼仄的压力。据某调查机构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东莞会展业成交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二成,一些展会后有七成参展商表示没有接到订单,入场厂家减少近半,参会观众更是减少了近九成。这些数据都表明,东莞的会展市场开始停滞不前甚至正在走下坡路,特别是先天不足的消费类展会市场。 
  其实早在2003年,关注东莞会展业发展的相关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东莞会展业存在着行业管理规范缺乏、市场整合度不高和展会运营不完善等问题。5年过去了,已先后两度掀起行业性的反思浪潮。这次外部形势临变的信号,将促使急流勇进的东莞会展业进行怎样的自我蜕变?从定位说、模式之辩到气候之辩,哪一种更能成为当前反思东莞会展业发展现状的主题?电博会和房博会这“一变一殇”,可以给这轮新反思提供怎样的思考? 
  ■电博会之变展会领头羊的四次“转身” 
  2008年10月,十周岁的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又将迎来一次巨变。在结束与香港讯通公司的合作后,广东现代会展公司将携手国际展览业巨头德国汉诺威公司共同投资打造亚洲最重要的IT展览盛会。这一合作将至少维持3年。 
  外间对此次变化并不感到突然。因为在东莞电博会过去的9年中,“变”是一种常态。电博会走到今天,主要经历了4次重要转变。 
  第一次转变2004年:从区域展到国家展 
  前5届电博会在平稳中前行,2004年电博会迎来首次变革。“政府+市场”的运作模式被运用,同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的加盟,使电博会正式从地域性的展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览会。该届电博会还首次专门设立了逆向采购区,展示采购商所需采购产品实物样品和相关资料,搭建了一个买卖双方共同呈现的合作平台。 
  第二次转变2005年:从招商展到专业展 
  2005年,第七届电博会与科技周合并举办,内容互补也更专业。此外,政府开始从部分领域退出,电博会从“招商展”向“专业展”迈进。其中,镇区参展从原来的硬性要求改为自愿为主,往届留给镇区作为招商展的展馆中心展位,让位于国际展商,镇区参展退至边缘展位。但总体上,主办和承办单位仍由政府担当。 
  当时,主办和承办单位对电博会进行三大“手术”:加强参展资格审定,非IT类不得入场;对参观者严格限制,前三天非专业人士不准进场;成果展示签约仪式退出展会,只有开幕式没有闭幕式。 
  第三次转变2006年:从形象展示型到产品贸易型 
  场面大不等于收益大,有架势不一定有内容。1999年电博会诞生,之后的7年里,政府一直是展会的主导,其内容也一直停留于“成果展”。太多的外在诉求模糊了展会最初的经济目标,展览会成为地方经济的秀场。陪人作秀的居多,真正来有所获的甚少,企业参展人财两累。伴随着国内同类型IT展会的日益增多,业内人士都心照不宣地认为电博会已陷入了“不进反退”境地。 
  2006年,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和香港讯通国际展览公司携手换下政府,开始充当电博会运营的主角,“管事婆婆”政府开始退居二线,专业的会展运营公司跃居前台,其功能定位也随之转变,由以IT产业形象展示为主调整为IT产业的产品贸易为主。 
  第四次转变2008年:从松散型到紧密型 
  “与讯通联手,看中的是其在展会运营上的专业性。而与讯通分手,则是因为讯通主攻机械类会展,资源与电博会已经有些对接不上。”因专业而合,为更专业而分,广东现代会展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电博会与香港讯通公司之间的分分合合。 
  而在东莞市经贸部门看来,与汉诺威公司的合作是在探索东莞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模式。市经贸局会展科科长袁绍贤认为,汉诺威公司在IT资讯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根基,其对中国市场的框架分析都很清晰,而其资源性的优势将会给东莞电博会带来新的活力。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符禹则说,东莞在IT制造方面的超群能力,使汉诺威中国公司做出了与东莞电博会全面合作的决定。 
  袁绍贤说,电博会现在走的是一条股份合作的道路,以前政府只管投钱,运营公司不用承担经费压力。如今,运营企业也将参与负担成本,与政府一起利责共担。同时,合作期限也不再是1年而是3年甚至更长。 
  ■房博会之殇“东莞房地产奥斯卡”的终结 
  今年“五一”前后,已经很少听到有人提及东莞“房博会”了。 
  如同略显冷清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一样,曾有着“东莞房地产奥斯卡”美誉的房博会已偃旗息鼓。 
  从初创时的风风火火,到一拖再拖直至最终销声匿迹,东莞房博会一共才举办了5届。一如它的华丽出现,它的黯然淡出同样给人们感受的是一种突然。 
  有人说,房博会毁在运营不善;也有人说,房博会是成也市场,败也市场;还有人说,房博会只是东莞会展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能肯定的是:这曲曾经的房地产华章,短期内很难再次奏响了。 
  提起房博会,鹏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鹏说,只有“心痛”二字能总结他的全部感受。从第一届开始他就参与运营,直至展会夭折。“它就像我从别人手中领养过来的一个孩子,但还没等我将它抚养长大就突然夭亡。” 
  其兴也勃 
  楼市火爆房博会“一变二” 
  2001年,东莞开打“城市牌”, 5年内将投入500亿元打造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触动了很多原本只想在莞如何工作的人开始转而打算在莞安家买房。当年房博会主办机构市建设局的一位负责人曾说,新城市建设将带动东莞房地产开发热潮,而“城市牌”扮靓了东莞,也直接催生了房博会。 
  翌年,火爆的楼市促使房博会开始“分身”。在“五一”东莞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博览会之外,“十一”将再度举办房地产与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原定一年一届的房博会变为一年两届。及至2005年第四届“五一”房博会开锣,当年竟出现了“五一”南城房博会、东部房博会和“十一”房博会的激烈竞争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前四届东莞房博会现场交易总额达17.8亿元人民币,现场售楼2816套,参观人数达20多万人次。沈晓鹏说,前四届房博会尽管历程坎坷,但市场总体效果不错。特别是,很多老百姓开始对这个新生的房博会有了一些认知。“当时,在不少消费者中形成了‘五一’买房、年底装修的认识定律。”但很可惜,没有将这种认知转化为一种制度,将房博会真正打造成东莞地产行业的“晴雨表”,购房超市的梦想最终也只是停留在了策划蓝图之中。 
  其亡也忽 
  5年内房博会全部淡出 
  等到2006年,房博会的形势开始直线下挫,尽管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一派欣欣向荣。“这也可能是房博会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地产进入卖方市场,地产开发商对房博会这种平台的依赖性就降低了。消费者也不再依靠这种展会平台来集中消费住房产品。”一位参与过房博会运营的资深策划人这样说。 
  从那年开始,政府部门开始全面退出房博会,由政府主导扶持转为完全的市场化运营,不再给企业参展“硬性摊派”。而脱离政府背景的“五一”房博会在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开始遭遇招展瓶颈。虽然最终与车博会同期举行,以期增添人气和吸引力,但企业参展热情不高,参展数量锐减。不久,东部房博会停办,而“十一”房博会也在延期后夭折。 
  2007年,“五一”房博会在众多期待中,一再延期并最终不了了之,才兴起5年的房博会突然淡出了东莞会展市场。 
失败的不只是市场 
  沈晓鹏至今还认为房博会对于东莞来说是需要的。他把房博会归于沉寂的原因归结为观念、气候和沟通等三个方面。 
  办房博会开发商有利润诉求,政府有形象宣传等价值诉求,而消费者则有消费等值甚至超值需求。三方主体各执一端,但并不绝对形成冲突关系。“在沟通中,地产商可以将单一的价值让利转变为整体层面的制度让利,而政府通过政策协调、配套支持跟进等融入展会具体运作之中,消费者统一认识并形成消费习惯,这样三个主体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循环促进过程。”沈晓鹏说,三个因素中气候最为重要,展会最需要政府给与支持的并不一定是资金,而是政策等大气候的培养。他的这一说法同样得到了一些曾参与过房博会的一些地产商的认同。 
  但在他看来,“炒冷锅剩饭比煮新米更难”,房博会复兴之期无法预计。 
  三问题待解 
  东莞会展业在目前的阶段,至少还有三个问题需要厘清。 
  问题一工业展消费展如何培育? 
  在打造工业展览之都的定位下,东莞正在着力塑造培育与本地产业特点相吻合的工业展会类型,并逐步在将类似于电博会、名家具展、服交会等地方产业会展平台推向专业化和国际化。 
  可以看到,尽管在这种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已经开始从中转换角色,但政府的作用仍然存在并且是该展会实现持续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将东莞专业的工业会展推向市场的时候,政府并不是决然采取了“断奶”的举措,而是改变了“供奶”的方式,即由主导转为指导。 
  相比而言,原本就先天不足的消费类展会则显得孤掌难鸣。但东莞的展会空间容量仍然很大,消费类展会已经成为不少场馆在推出工业类专业展之后的有益补充。在与广深谋求差异化发展的前提下,在门禁和门限许可的范围内,地域特色的消费会展市场是否是消费类展会下一步应该集中挖掘的空间?而在培育这种地域特色的展会时,政府是继续放手不管还是寻找合适角色定位发挥作用? 
  问题二怎样提升“有效观展人数”? 
  某调查机构负责人透露,今年东莞各展会参会人数比去年出现了明显下降,降幅近九成。暂且不论这个数据的准确度,单从参展单位、运营单位甚至政府机构的反映看,近来观展人数下降确属实情。 
  简单分析下,原因大概有二:小展受限举办量减少,大展走专业路线有门槛之禁。可看的少了,想看的却不一定看得了,所以观展人数下降就成了必然。不过,早在两年前的电博会上,这种提升展会交易成功率的举措就已经出现,“有效观展人数”这个概念也被提了出来。相信,在国家的门槛准入政策出台后,一段时间内,东莞的观展人数会出现一定的萎缩。但随着专业性展会日渐深入,包括其他类型展会的推广范围加大,看门道的人也会跟看热闹的一样多起来。但运营公司在宣传推广中,会如何正面认识并具体落实这一转变?毕竟,从表面看来,看热闹跟看门道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问题三“本地羊”能否抵御“外来狼”? 
  据统计,目前东莞共有展会平台近10个。其中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厚街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和常平会展中心是最大的三大平台。而莞内现有会展运营公司超过20家,其中有奥华、金满地、诚源、同力、鸣人和鹏翔等本土公司,也有智展、世贸博览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内地其他的公司,而以讯通和华港国际为代表的港资、甚至即将介入的国际会展巨头德国汉诺威等外资公司也开始深入东莞会展市场。 
  对比这样的“外来狼”,因人才缺乏等因素,本土的运营公司在专业化程度和规模上都显得很不够。会展行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搞策划的人有过千,玩招商的人不过百,有客户在手的师傅级人物不过10名。业内人士估计认为,东莞的会展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或有过相关从业背景的人才所占比例不到30%,而在国外一般都在70%以上。 
  “本地羊”如何面对“外来狼”的咄咄攻势?政府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是,将外来运营公司融入提升全东莞会展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践是日后工作的重心,并不会单独扶持本土公司。在与“外来狼”同场竞技的过程中,“本地羊”该寻找怎样的自我激励和成长机制? 
  ■产业观察政府和市场都要找准定位 
  这几年,东莞会展业一直是在一种“狼来了”的发展氛围中前行。这其中有广深夹缝下的珠三角行业环境的变化,也有整个行业的制度更新。有外来市场主体的主动介入,也有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调整。因此,近来市场客观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行业内各主体超乎寻常的反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莞会展业已经走向成熟。即使将1995年“东莞市迎春商品展览会”视为东莞会展业的起源,年轻的东莞会展业至今还不满13岁。13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东莞会展业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直至目标最终指向“华南工业展览之都”。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另一场变革,从政府包办婚姻向市场自由结合转变,电博会、房博会无疑都是这一尝试下的突出代表。其结果给东莞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实验参考意义。 
  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这个目标并非不明确。但政府如何“断奶”?市场开放后,各种联姻模式下,承担各类展会新生儿的“接生婆”角色又该有着怎样的资质要求? 
  市场的回答在时间上是有迟滞的,同样也会附着相当的实验成本。试水市场的房博会已经“缴械”,而电博会仍在曲折而行。由此可见,真正变化影响大的因子仍在行业内部而不是外在环境,政府和市场都在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 

 

会展经济研究

陈金钹:试论我国展览会的布局

香港海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陈金钹

     

自1979年至2007年,我国展览经过前十年(1979-1989)的培殖期;三年(1989-1992)的调整期;八年的发展期(1992-2000);以及七年的高速期(2001-2007)。据各种不同的统计数据,大概2007年全国各种展览会达到4,000-5,000场。28年历史,达到如此规模在全球历史上是没有的。

就展览题材而言,目前全球存在者约不到500种,而在我国存在者不及400种,换言之,平均每个品种在我国举办10场以上。(当然这是就平均而言,事实上有的项目仅1-2场,有的品种达30-40场之多)。由于幅员广阔,每个省市,每个项目办一场至少就31场,更何况大、中城市达百余个。这种局面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国人眼中又是习以为常、不足为怪。

  虽然中国展览会有中国的特色。但就市场理论而言,它又应该有本身的规律,展览市场也不应例外。

展览业的存在价值在于市场的需求,一场好的展览会可以促进所服务产业的发展;反之,无非是一项活动而已,对产业的帮助有限。

  一年5,000场展览会不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的代表。需知参展商的参展代价不菲,即使买家远道而来,得益或失望都是展览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笔者以为,在经过量变之后,是时候讨论中国展览会布局问题了,也许这是笔者的一厢情愿,但能引起展览界与政策制订者的重视,假以时日,希望出现一个健康的、市场能接受的、符合国际标准(或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真正属于中国特色的展览会布局。

  从不同角度研究布局

  本文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具国际性、市场化和普遍意义的专业性展览会,不涉及形形式式的节庆活动和数以万计的专业市场。就专业性展览会而言,不论其组织者的股权成份如何都在讨论之列。

  从地域看布局

  讨论中国展览会布局离不开幅员广阔的中国特色。

  就经济区域而言,已经形成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北京还负有中国文化、政治中心角色);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上海也负有中国经济中心之责);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地区;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地区;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地区(郑州、长沙应为次核心);东北地区经济核心城市不明朗,但从综合条件及认受性几乎以大连市较具优势。

  因此,就展览业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除已形成的核心北京、上海、广州之外,成都、武汉、大连(或沈阳)应该成为中国展览会的二级核心城市。如果这六个城市能够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愿景。

  从国际化程度看布局

  国际化的定义众说纷纷,比较恰当也被公认的定义应该是参展商和国际买家都能占20%以上,这是比较客观的标准。德国展览会国际化程度高,因为欧洲各国面积不大,仅欧洲各国参加德国展会,其国际化程度已相当高;美国的展览会国际化程度很低,本国参展商与买家为其主体;亚洲的香港及新加坡展会国际化程度较高,这两个城市的展览会不以本城市场为主,而以展览平台为建设理念之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宜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个问题。

  中国本身消化能力很强(愈来愈强),外商有能力远涉重洋进入中国市场者并非多数,因此20%的指标应该说已经偏高,(就大部份展览会而言)。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参加中国境内展会的外国力量主要是两部份,一部份是世界500强或者1,000强;另一部份是在各国政府资助组织下,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国家展团,这两部份占所有外国参加中国展会的80%以上或更多。

  笔者与世界1,000强之内的若干企业代表交换意见,比较一致的想法是:他们都是跨国企业,每年要参加全球的展览会十几到几十场,而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多数仅占他们营业额的百分之几至十几。因此,他们在中国参加展览会一般是一场、两场,超过三场者已不多,而选择的城市排位是上海、北京、广州。如果是一场不选上海就选北京,两场多数是上海、北京或上海、广州。

  至于国家展团,一方面是与大企业协作参展,或参加国家级展会(如高交会、投洽会、中国 ¾ 东盟博览会)或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及特殊展会(如成都西博会、大连软交会)。

  因此从国际化程度看布局,首选也是京、沪、穗三城市,其它城市主要看具体项目,目前看得见的城市是深圳、成都、大连、厦门,这些城市虽然不可能实现大量国际化,但个别项目是做得到的。

  从产业结构看布局

  我们在研究城市会展经济时,特别侧重研究城市的产业。

  同样道理,在研究国家展览布局时,一定要研究地区产业在国家整体产业中的地位。

  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会展业,其主要服务的产业是轻工加工业,由于珠三角加工业仍全国之首,其相应的展览会(如照明、美容、礼品、建材、加工机械、家具等)必然成为同题之首选。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会展业所服务的行业比较全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更为明显。因此若干重要展会在上海成长。造船、汽车、纺织、工业机床及其相配套的展会已经成名。

  同样道理:大连著名的软件工业园培植成软件博览会;西南地区的农业造就酿酒业发达而培植成功酒博会;闽南地区的独特石材产业孕育成功厦门石材展;郑州位处中原农业区,农机展自然可以成长;山西以产煤著称,煤博会落户太原也顺理成章…。类似的例子还可以很多。

  所以,从产业结构看,中国展会布局除京、沪、穗外,还可以有很多城市,但条件必须是:该城市所在经济区,期独特产业在全国甚至世界所占的地位。

  从城市环境看布局

  理论上说,城市的环境都可以创造的,但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商务旅游要素却是客观存在的或难予一时可以解决的。它所涉及的是物流成本、商旅成本等诸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最有利于发展会展业的城市多数是沿海城市,京、沪、穗之外,大连、青岛、厦门、深圳皆然。

  综合上面各种角度分析,中国展览会布局描绘如下:

-- 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应该可以在短期内(5-10年)成为国际知名展览会举办地。每个城市可以整合15-20场大展、好展。

-- 三个城市(成都、武汉、大连)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可以培植若干(3-5场)具国际知名度的展会。

--若干城市可以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培养1-2场知名展览会。由于笔者手上资料有限,就目前可见的是:太原的煤博会、武汉的机电博览会、郑州的农机展、青岛的海洋展、沈阳的矿展(此展尚未成形)、吉林的汽配展、重庆的摩托车展、厦门的石材长、永康的五金展、义乌的小商品展等等。

这个格局如果形成,则我国可以拥有100场国际知名展览会,其成就已相当彰显,那时国际会展大国之称可以与德国齐名,其对中国、亚洲与国际经济的贡献也就难以低估。(笔者仅以100场为限。其实每一场展会要培植成为国际知名展会都是很难的。)

  研究展览格局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展览会的格局应该是中国未来展览市场的分割。今天,中国展览业已经快速地跨越星火燎原时期,踏入整固调整的前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会展工作者、研究者、教育研究者,从中央到地方的主管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官员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基础着手这个领域的工作,因为它关系着中国能否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成为世界会展大国、强国;关系着中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关于中国展览市场能否自主分割,正如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问题,中国展览业也存在国产化程度的研究。

  二、 事实上,我国会展工作者还未能觉悟到展览格局与市场分割占有的关系,但是外国展览界强龙不仅意识到,而且悄悄地行动起来了,无论是展览领域还是会展城市,他们通过收购合并已经把格局与市场明朗化了。从展览领域看,医药、机床、建材、家具、工业器材、照明、礼品、美容美发、造船海事...等等近20个重大项目,几十场经过长期培育成长的项目已经落入外商手中。而展览重镇北京、上海、广州的重大项目已成为猎取目标。

  笔者并不反对会展业的国际合作。只是觉得合作有个分寸问题。如果京、沪、穗三大会展市场的主要经过多年培育成功的项目都由外商控股(这种趋势还在深化中),那么中国展览会布局与未来市场分割占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令人担心的。

  三、 我国展览业主要由三部份组成,即专业性展会、国家级展会及节庆活动、专业市场。但是从世界展览业看,最有生命力,对所服务产业与城市经济贡献最大的是专业性展览会,翻开与深入研究德国展览会历史与现状就可以清晰与冷静地看出端倪,我们何必拒绝学习与借鉴外国好的经验呢?

  正因为如此,研究展览格局就应该将目标集中研究主要城市的专业展,尤其是这些专业展与所服务产业的关系,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得出若干带指引性的结论,例如三大展览城市是否各有侧重?是否各有分工?是否可以互补?如果在几年之后,京、沪、穗各有20-30场知名品牌展,只要提到项目就与城市名称联系起来,其在国内外的凝聚力量与知名度自然标志着我国会展业的成熟。

四、 有人提出:在我国形成展览会格局与分布是不现实的,也是对其它城市的不公平。笔者认为这是不理智的思维,也是不科学的。

  我们不反对二、三级城市有机会成为会展城市,但可以肯定地说,从历史与现实看,很难有第四个城市可以超越京、沪、穗。与其如此,倒不如研究二级会展城市,根据其产业特点有那些项目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一流的专业展。例如大连的软件博览会、成都的酒博会、东莞的加工机械展、厦门的石材展、郑州的农机展等等。

  笔者并不反对其它城市发展会展业,但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依照该城市所服务产业的体量,恰如其分地组织一些地方性的会展活动,也许会更加有效。

 

 结论

  毛泽东先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论述,就是量变到质变。

  我国每年展览会数量已向5,000场迫近,这个量的积累经历28年。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在量的方面继续推动,向六千、七千、甚至一万场展览会进发?还是目前这个数量级已经足以激发其向质量转移?

笔者认为从量变向质量的转移时机已经成熟,其原因有三。

其一、市场对同题目同年多场展会已经开始厌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参展商已经成熟,他们逐渐了解不同地区同类展的质量比,他们不再盲目参加展览会。从近年来,有些优质展览会愈办愈好、愈办愈大,而其它同类展愈办愈困难可以充分说明。同样道理,许多展览会只能吸引本地少量买家进场,也开始冲击这个不断膨胀的“量”。

  其二、笔者在不同场合一再说明,从投资的角度看,展览业并不是一项高回报的值得投资的好产业,只是它的产业链对城市页献良多,才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我们既很难见到大商家投资会展业,也不会获得银行金融界的青睐。由于从事会展业门坎较低,所以除政府外,一大批年青知识分子和中、小企业家投入其中。问题是经过28年的洗礼,早期参与者多数找到自己的阵地,而新入行者量级化竞争中很难突破而出。更何况,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其它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机会,新投入会展业创业者愈来愈少(比几年前)。这种情况也促使我国会展业不大可能在数量上有再大的突破。

  其三、外国展览集团的深度介入,促使展览业的两极分化。当CMP入股广州美容美发展、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入股广州照明展、励展入股深圳礼品展之后,同类展不仅在广东省难以再生存,在全国同类展也难以与之相比。

  外国展览集团的阵地战在客观上也为中国展览会市场分割掀开战幕。它必然迫切中国展览会经营者向质的方向转移。

  今天,当我们讨论布局与市场割据时,其战略目标应该是研究中国会展业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笔者大胆提出这个课题,希望能引起业界重视,也希望引起官方的重视。有朋友笑说本人近年对会展业的态度转“冷”。确实,早在廿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是热衷者、鼓吹者。因为那时候,中国会展业在成长期,它需要一批热心的鼓动者,笔者就是其中之一。但近年,中国展览业已热火朝天,它需要的一些“冷”者,冷静的看待会展业、冷静地面对未来,基于此,近年笔者进行一些冷思考,希望它是健康的。

  历史赋予这一代会展人的任务是什么呢?希望同行们能反思、再反思。会展业本身倒没什么,它牵动的社会资源与力量太多。任重而道远,难道不是吗?

 

 第六届国际网络博览会十月下旬将举办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会展中心图片库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合作单位|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网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