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动态

会展信息简报〔第四十三期〕

发布日期:2008-09-29 新闻来源:

第 四十三 期    
2007年12月15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会展动向
贾守月:会展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来源:中国会展作者: 时间:2007-12-14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29日电:
28日,2009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天津2009暨中国国际船舶工业、港口及航运展览会(Europort 
China)筹备组在上海浦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人民网·天津视窗采访了天津开发区贸易发展局局长贾守月,并请他详细地介绍了相关情况。贾守月说,此次到上海来,主要是为09年3月国际海事展在天津泰达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做前期准备。09年国际海事展得到了天津市政府、滨海新区、及开发区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从天津整个经济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发展来看,这个海事展的意义很大。
  首先,贾守月指出,09年国际海事展在天津举办,符合滨海新区要逐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目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新区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天津港7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和55%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市以外的其他省市,这使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开展对外贸易的前沿,以天津港为代表的滨海新区的航运业、物流业和以新港船厂船舶制造项目为代表的造船业稳步发展,滨海新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定位正在逐步形成。
  天津港是首都北京、天津市以及华北地区的海上门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目前已经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5万标箱。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北方最大的干散货主港和世界一流大港,到2010年,港区面积将由3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202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0万标箱。天津的船舶制造也日渐形成新的面貌,天津已经成为中国修造船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天津新港船厂船舶制造项目2007年已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的新船厂将是天津市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天津将把临港工业区造修船基地建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国际一流造修船基地,在满足天津港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将着眼于国际船舶市场。
  巨大的货物吞吐量带来了巨大的运输需求和巨大的港口、船舶及物流设备及配件市场,为各类相关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商机,也正是基于此背景,荷兰Ahoy展览公司、VNU亚洲展览集团——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将全球著名的海事展之一荷兰国际海事展Europort 
Maritime移植到中国举办,并最终将展览的举办地点选择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VNU亚洲展览集团、荷兰Ahoy展览公司、天津滨海会展有限公司三方多次沟通,达成共识。09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地召开对于促进滨海新区造船业、港口业、航运业以及物流业的发展,天津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随着整个滨海新区的大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讲,会展业对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会起很大作用。我们有目共睹,这几年在哪个地区展览会搞的最好、最火,不用说,那个地区的经济就发达,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天津的会展业在逐步兴起。会展业的发展不仅为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带来巨大商业价值,同时能够积极促进区域的产业升级和优化调整。天津会展业的发展,和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有差距。但是近两年,会展业的发展和天津的经济是成正比的,特别是从06年以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搞了三四十个展会。特别是滨海新区定位国家改革开放的综合配套试验区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会展业的发展,拉近了我们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距离。会展业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被国际上一些经济学者,企业所认可。
  贾守月同时强调,目前,全国各地方政府均在大力打造城市产业会展名片,如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北京科博会等,滨海新区也将会展业作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承担带动环渤海周边经济发展责任的重要途径。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属于结合滨海新区优势产业举办的品牌展会,天津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港等政府相关部门将对该展给予大力支持。天津市人民政府作为展览的主办单位,并将商请国家相关部门作为大会的共同主办单位,黄兴国常务副市长对此展的举办非常关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李勇主任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于汝民总裁在会见主办单位荷兰Ahoy'展览公司高层时,均表示对此展在天津开发区举办表示热烈欢迎。2009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作为全球知名的荷兰鹿特丹国际海事展Europort 
Maritime的亚洲版,我们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团结合作下,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必将办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展会。
最后,贾守月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天津会展业和上海、北京相比,我们认为还有相当的差距,无论从展会的影响、规模、和数量上,我们要承认。但是,滨海新区的经济的发展任何人都是挡不住的,也不要持任何怀疑的态度。会展和经济这两个是孪兄弟,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所以,我想很短的时间内---三五年之内,天津的会展业绝对不是今天所处的这个位置。未来在滨海新区,特别是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包括明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09年的国际海事博览会就不是一个两个了,会有更多的国际性的展会落地滨海新区。同时,在展会方面,这几年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对于09年国际海事展,第一我们是很有把握的,第二我们是从满信心的,第三我们认为一定会成功的。
张志刚:广交会要办成现代化国际一流展会
来源:广交会新闻中心作者: 时间:2007-12-14
10月15日,正值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盛会——第10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张志刚。
  广交会:对外贸易的一座丰碑
  张志刚向记者介绍,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到今年的秋交会已成功举办了102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对广交会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几代外贸人、历届广交会的工作人员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缅怀和珍惜的。在去年第100届广交会庆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这是对广交会5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的最为精辟和高度的总结。
  广交会集中展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促进对外友好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广交会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不但让世界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为中国商品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优质平台,同时也展示了当代中国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
  广交会是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展会,人们将她称为“中国第一展”名副其实。
  广交会已连续举办102届,她历经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那样非常年代的考验,即使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也从未间断,这在国际会展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广交会已经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大舞台,一个没有国界的地球村”。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要求,“广交会要继续办下去,不断创新,办得更好,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是广交会永恒的主题
  改革开放是广交会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广交会之所以保持兴旺,归根到底是它始终围绕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围绕外经贸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中,充分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广交会承办机构的改革。2001年5月,承办广交会的常设机构原外贸部直属企业——中国外贸中心(集团)改制为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以下简称外贸中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企业化管理。机构改革后,主要抓员工自身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外贸中心发展的生命线是能否为展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是硬件方面,要建成一个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绿色环保,设施一流并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一流展馆。采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建设网上广交会和展商展品信息查询系统;参照国际上现代化布展方式,不断提高装搭水平;保护知识产权,严格质量管理,依法管理,提高广交会品牌影响力。二是软件方面,全面提升外贸中心员工素质和水平,经常举办各种专业如外语、电子商务、礼仪、水电设备技术工种等培训班。利用参加国际展览的机会,派出相关业务部门干部学习国外办展经验,有计划的招收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为广交会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
  充分发挥地方及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广交会行政资源丰富,组织化优势突出。1993年春,省市区组团参展广交会,1994年秋第76届广交会,组展方针完善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改革结束了几十年来由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的历史,充分调动了各行业商会和省市区外经贸部门的积极性,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参展的机会,推动了参展企业以高档次、高质量的商品参与国际竞争,突显了广交会丰富的行政资源优势、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
2002年春,第91届广交会开始实行按专业分期举办。它吸纳了更多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参展,形成了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
2007年春第101届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功能。首次设立的进口展区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314家企业参展。这是广交会50年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改革。表明了中国外贸政策的历史性变化,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进出口贸易协调平衡发展的决心和诚意,也将极大提升广交会的功能,增强广交会在国际贸易交流和国际会展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广交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壮大。1957年首届广交会仅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采购商与会,成交额仅为1754万美元,而第101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来自全世界211个国家和地区,达20余万人,成交额近364亿美元;首次设立的进口展区引起外国政府、工商机构和企业的极大关注,显示了美好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广交会:必须做强做大
  面对新世纪会展业来自周边、全国和国际的竞争,广交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做强做大才能迎接挑战,赢得竞争。
  广交会流花路展馆启用于1974年,已经使用了30多年,虽经过数度改造,但展馆陈旧,高度有限,布局复杂,楼层和柱子较多的缺点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广交会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底,琶洲一期展馆落成投入使用,正在建设中的琶洲展馆二期,将于明年春交会期间使用,其配套工程也将于明年年底全部竣工。二期及配套工程建成后,整个琶洲展馆占地面积将达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总展馆面积约35万平方米,可设17500个展位,其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三。
  广交会:遵循“五化”的发展模式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中国展览业要朝着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广交会正在根据吴仪副总理的指示,努力拓宽发展思路,制定未来长远的发展目标。
  张志刚谈了自己对“五化”的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
  市场化是广交会实行新跨越的体制性目标。广交会是政府主导型展会,外贸中心又是事业单位,要带头贯彻国家外贸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既要强调市场效率,又要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市场化就是使广交会的运行和发展遵照会展经济规律,以科学的会展理论指导广交会的实践。全面发挥广交会的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功能。外贸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是走市场化道路的体现。今后凡是可以用市场方式去运作的,都会逐步实现。
  法制化是广交会实现新跨越的保障。法制化就是宏观要营造一个广交会健康发展的有法律保障的环境,中心内部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依规,查处展览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交易的公正公平。
  本届广交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又有新举措,这些新举措包括:将有关参展企业的承诺列入责任书;增加了永久取消参展资格的条款,对经司法或行政审理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为侵权而又将其侵权产品摆上广交会展位的,或曾被取消多届展览资格,恢复参展后再次涉嫌侵权的企业,将采取永久禁入的处罚。广交会将严格保证进出口产品质量,产品发现问题,将据实依规,严肃处理。
  专业化是广交会实行新跨越的重点。广交会作为综合展的优势和特点十分突出。这个适度专业分类的综合展特点和传统还应继承和保留。同时,要加快广交会的发展,还要大力推进广交会的专业化水平,在展会形式、参展展品、客商邀请和参展企业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张志刚谈了他对广交会发展专业化的一些思路,他认为,广交会的专业化尤其进口展要紧跟中国产业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整和优化参展商品结构,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广交会的积极作用。广交会还将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国际化是广交会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广交会的国际化,就是要从全球的视角来审视规划广交会的发展。一是要不断提高国际参展商的比例和进一步扩大采购商的国际化程度;二是要善于学习国际上成功的办展经验,尊重办展规律,德国的办展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地区、城市间的展会竞争是有序竞争,避免同城竞争和展会的同质化,政府要加强指导和协调,为展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等等;三是要加强与国际展览业同行的交流,加快与国际展览业合作的步伐。
  广交会的出口展从首届的成交不到2000万美元到现在的成交达300多亿美元,逐年稳定增长,连续多届,境外采购商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101届广交会首设进口展区获得成功,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区与上届相比,无论在规模、展位设置、参展企业质量还是进口产品结构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改进,主要有二大特点;一是规模进一步扩大,针对我国当前进口产品结构的实际,特别增加了原材料产品区;二是为提高参展质量,在组展中通过加强原产地证和境外参展企业注册身份的审查,特别是通过凭参展展品的海关报关清单或ATA单证册等文件方能进馆布展等新措施,强化现场监管,努力确保参展企业、展品来自境外。业内人士都知道,任何展会的培育都有一个过程。广交会努力办好进口展,适应我国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的方针,也为广交会拓宽国际化发展道路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后,张志刚满怀信心地说,广交会在发展中仍存在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但是,我们深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有全国各地一贯的大力支持,有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有五十多年、一百多届积累的办展经验和专业队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交会一定能成为现代化国际一流的展会。
 
 
会展视角
慧眼识珠 物流展
来源:中国会展作者:张丽时间:2007-12-17
   
物流被业界誉为“第三利润源”,是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有人预测,这几年,中国的物流业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近几年,国内物流企业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各地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物流能力明显增强,物流管理和技术创新出现新局面。继而,全国各地的物流展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仅近两年内举办的或即将举办的物流展会就包括: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博会、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博览会、中国(武汉)国际物流博览会、华南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亚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等等。目前,国内物流展会及研讨会的区域性较强,但规模较小,展示范围均涉及设施及服务,主题不明确。如何生就一双慧眼,在众多行业展会中找到适合企业独特商业需求的展会,是很多参展商渴望深入了解的问题。就此,本刊纵览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展会,分析其优势与特性,希望能对物流行业的参展商提供一点借鉴。
  CeMAT 
ASIA 专业对接
  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以其实力被公认为中国第一物流展,同时也是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专业物流展览会之一。
  目前,CeMAT 
ASIA是国内很多品牌公司经常参加的最重要的展览会。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CeMAT 
ASIA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今年,2007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亚洲物流展)与2007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亚洲动力传动展)、2007亚洲信息及通信技术展览会(亚洲CeBIT)同期举办。
  2007年CeMAT 
ASIA的主办方,除了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以外,还包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中国轴承进出口联营公司等。今年的展会以1987名展商,49个国家的49158名专业观众,10万平方米展示面积的历史性数字证实了展会的成功。本届亚洲物流展以创新和自动化为主线,在23,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上,汇聚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家展商,包括合力、宝骊、友高、靖江、现佑、如意、虎力、诺力、鼎力、中力、美科斯、台励福、上力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叉车整车制造商,以及叉车零部件和连带企业。此次展会,主办方集中关注数字生活和电子商务两大主题。在观众组织策略上,主办方采用独创的复合媒体推广模式,首次通过与全球最大的专业在线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网站合作,借助其强大客户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上千名专业采购商。同时,主办方特别强调“会展结合,专业对接”,展会上的会议论坛主题较以往更贴切展商实际需求。
  据悉,2008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将于明年10月27日~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慕尼黑上海物流展 搭建国际平台
  自2004年成功首演以来,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transport 
logistic China(简称:慕尼黑上海物流展)已经成为中国物流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展会。它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交流平台,借助此平台,那些服务于物流及供应链行业的最活跃的企业得以展示企业形象,以及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上届展会,共有来自33个国家的300多家展商展示其产品和服务。展会同期举办的一系列论坛和研讨会,吸引了来自81个国家的9000多名专业观众。有五个国家组织了国家展团,其中比利时、拉脱维亚和西班牙均是第一次参展。除此以外,也有很多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展,它们包括: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巴西、芬兰、印度、乌拉圭等国家。“展商和参展国家数量的快速增长表明transport 
logistic China正成长为亚洲物流运输业展会的领军力量,这样的成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展会的组织者,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副董事总经理Eugen Egetenmeir如是说。
  2008年慕尼黑上海物流展举办期间,主办方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将就汽车物流,食品物流等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各类解决方案。主办方将与众多行业协会及专业媒体合作组织一系列论坛和峰会,内容涉及行业标准、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些活动将对参展商及专业观众免费开放。
  慕尼黑上海物流展的办展理念涵盖了物流与交通运输业的整体增值链。它以决策者为重心,融产品、科技与服务为一体。在集合物流、远程信息处理与交通运输业的网络体系方面显示了巨大潜能,并促进了革新概念的积极交流。慕尼黑上海物流展专门针对物流服务商,将专业观众定位于工业领域的直接用户。凭借其接近20%的国际观众,以及过半数的国际展商,该展会满足了国内物流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的需求,为国内企业提升国际形象,寻找国际客户搭建了平台。同时,慕尼黑上海物流展也为国外物流企业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商务对接进行了充分铺垫。
据悉,作为欧洲物流运输行业展会——慕尼黑国际物流展transport 
logistic的亚洲版,两年一届的慕尼黑上海物流展将第三次于2008年6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
SITL ASIA 促进展商对接
  作为英国励展博览集团旗下的展会品牌,SITL Europe——欧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始于198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24年。励展博览集团希望通过在上海举办“亚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SITL 
ASIA)”,引进SITL 
Europe欧洲展会的行业资源及成功经验,推动中国与国外物流业、货主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深度交流及商务合作。该展会定位在侧重物流服务和物流管理,将国际领先物流企业引入中国,促进同国内物流和货主企业的业务合作与对接上。
  2005年,由励展博览集团主办的“亚洲国际运输与物流展览会(SITL 
ASIA)”首次在上海举办。该展会吸引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展商和5500多名观众亲临现场,成为当年国内物流服务展示和商务洽谈最具实效的专业展会之一。
  SITL ASIA 2007将于今年12月10日~12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物流行业分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共同参与展会的运作。此次展会将以展览展示与高端论坛两种方式,构建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之间交流和实质性商务洽谈平台。上海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势头最强的城市,物流需求和潜力无法估量。最新预测,在2010年,上海将超过香港成为中国“总部经济”第一的城市。这意味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物流展,物流企业将有更多机会直面中外重点货主企业的决策者并了解他们的需求,为此,主办方整合了励展在中国举办的电子、医药、机械、金属冶炼等多个重点行业主流展会的企业数据,并由“客户呼叫中心(Call 
Centre)”向中国、亚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及供应链需求相关决策者逐一发出邀请,最终达到展会每位观众都是“有备而来、有需而来”。主办方还将重点打造一系列高峰论坛活动,向终端用户传输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物流管理理念、解析实务案例。
  物流展会简介
  一、慕尼黑国际物流展
  展会名称:慕尼黑国际物流、远程传送及交通运输贸易博览会
  创办时间:1978年
  开展时间:2007年6月18日至21日
  举办地点:德国新慕尼黑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
  举办周期:两年一届
  展出内容:物流行业相关信息通讯、电子商务及数据处理、货运及客运相关设备、货运及客运相关服务
  上届展会:上届展会共有来自51个国家的1333家公司参展,其中来自德国以外的国际展商有537家,展会吸引了来自103个国家的40483名专业贸易观众,其中10773位来自德国以外。参观观众范围(上届观众行业比重):各物流、快递服务企业,海陆空领域的客运与货运服务提供商(56%);运输车辆制造,各种集装箱、托盘,物料搬运产品与物流设备制造业(24%);物流IT技术,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及数据处理行业(11%);大学、研究所及相关部门(8%);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1%)。
  基本情况:每两年一届的慕尼黑国际物流、远程传送及交通运输贸易博览会(Transport 
Logistic)是顶级的国际物流界盛会。以涵盖“大物流”整体产业链的视野,该展会提供了包括海陆空客运及货运、室内物料搬运与传送以及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等四大领域的全方位展示。自2003年它将欧洲航空货运展(Aircargo 
Europe)及欧洲铁路运输大会(EurailFreight)纳入展会后,2005年,著名的国际海运大会(marilog)也加入进来,海、陆、空三大领域国际性大会正式结盟。
  下届展会:预计展出面积为8万平方米
  二、中国国际物流节
  展会名称:中国国际物流节
创办时间:2005年
  下届展会:2008年11月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承办单位:众思齐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上届情况: 据统计,2007年物流节各项活动的参与人数累计达到8万人次,远远大于在北京、上海举办的上两届物流节活动,而且以专业人士和客商买家为主。物流节期间,参展和参与招商的物流企业积极进行自我洽谈推介,包括于11月9日举行的物流招投标大会,在本届物流节发布物流需求项目标书的货主企业达到400家,项目标书1200份,预计招投标意向交易金额超过3亿元。
  全国多个城市组团参加展览是本届物流节一大特点。天津、成都、福州、贵阳、日照等5个城市以政府组团,由分管市长带队,在物流节参展参会期间考察调研,与广州物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本届物流节还专门组织了泛珠物流合作洽谈会,成都等城市到场进行了合作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增进了泛珠中心城市之间的项目合作和交流。不同于以往物流节以协会为主、地方政府适当协办的举办模式,本届物流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联合举办。
  下届情况:2008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具备以下特色:权威性——国家7个部委支持、21家国家级运输与物流行业协会共同协作,中国知名运输与物流企业倾力参与,是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盛会。国际性——来自欧美亚太地区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个城市组团参展参会,一百多家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参与,共同商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产业发展,探讨物流发展的中国因素,并与中国同行深度交流。专业性——一个个专业论坛、洽谈会带有浓厚的专业特色,主办方以到会来宾的专业需求为着眼点,让专业买家和卖家密切接触,找到自己的 
合作伙伴。物流节期间到会的专业观众达3000多名,实现供需对接,为物流业上下游产业的业务合作交流提供巨大商机。丰富性——集会、展、奖等十余项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既有高端观点的披露,又有深层观点的探讨,更有实践经验的交流与供需的对接,成为清晰了解行业资讯、把握行业脉搏的综合性商务平台。
  三、深圳物博会
  展会名称: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
  创办时间:2006年
  下届展会:2008年11月7日至9日
  举办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展品范围:物流服务类、物流设备类、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类、物流信息与技术类、 物流支持机构类
  上届情况:“2007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有22500平方米的主会场展出面积,另外还有50万平方米的分会场展出面积,专业观众达56000人次,高端论坛10场。
  2007物博会不仅吸引了众多的著名跨国物流公司,上海展团、苏州展团、铁岭展团、香港展团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及团体的参展,奠定了物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实效化基础。华为、富士康、理光、TCL、联想、大族激光、沃尔玛等生产制造和商贸企业的参展使物博会在推动产业互动、产业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是物博会的创新之举,得到参展商的一致好评。
  下届情况:如何保障“物博会”参展商的实际利益是组委会考虑的重点,其做法是:国内;广泛联合了上海、北京、天津、宁波、广州等各地物流相关协会,其下属部分会员单位将组团参展、参观;国际:组委会先后与国外多个地区的多个相关的行业协会、联盟达成合作关系;欧洲地区:欧洲物流联盟、德国物流协会、法国国际投资署、荷兰、西班牙、英国等相关物流机构将参与其中;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国际商会、韩国物流协会、新加坡物流协会、马来西亚物料采购协会、泰国商业部出口促进厅、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物流商会、澳门物流协会、台湾物流协会等也将参加。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会展中心图片库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合作单位|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网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