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动态

会展信息简报 (第三十三期)

发布日期:2008-09-28 新闻来源:会展新闻

第  三十三  期    2007年6月15 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7月28日开幕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07-6-13

  海内外代表邀请工作全面启动

  备受业界关注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7中国会展年会将于2007年7月27日至30日在深圳市隆重举办,以“竞合与会展文化”为主题的本次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会展中心承办。作为国内会展行业今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预计届时将有500位来自全国及海外的会展专业人士参加。

  中国会展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促进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也有力地拉动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会展产业已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会展产业地位的上升,会展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企业搭建商务平台、为业者营造交流空间,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由此应运而生,并先后于2005年、2006年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和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祝业精等中央和地方会展业主管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近千位会展专业人士先后出席了两届会展文化节,该项活动已经被誉为“会展人的节日”。

  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策划,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议题方面更加务实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例如围绕赴德参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组委会特邀德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执业律师朱美婷女士专程来华讲授有关法律问题和应对措施;又如面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对会展业的影响,组委会特举办“2008-2010中国展览会流动趋势研讨会”,邀请组展商与会展场馆代表就此问题畅所欲言;等等,无不体现出会展文化节的务实风格。此外,本届会展文化节在突出文化特色方面也有新发展,不仅将进一步办好“会展人摄影作品展”等充分展现会展人文化生活动的活动,原有的“中国会展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也将被赋予新的内涵:评委由50位组展商代表担任,选手对于会展行业的理解、临场应变能力等将成为获奖的重要因素;会展城市文化节目展演也将进一步完善,组委会一方面将给参与城市提供更具新意的推介平台,还要对受邀城市推荐的节目予以把关,力争为与会的会展人奉献一场融汇大江南北不同风情特色的地方文化饕餮盛宴。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标志启用

  日前,在经过反复修改并广泛征求业界人士意见后,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标志正式启用。

  新标志以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吉祥物“海豚”作为设计元素,一对跃出海面的海豚环绕形成灵动的太极八卦,寓意会展文化节天地人和。LOGO的渐变颜色令其自身更具立体感蜒酷似人类的蓝色星球,会展文化节是所有会展人共同的家园。中英文全称与海豚的有机结合,更清晰地表现了会展文化节的国际化色彩。整个会标和谐自然、活力十足,极具中国文化魅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致力于构建“和谐、诚信、互动、有序”会展文化交流平台的指导思想。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吉祥物“海豚”名称正在征集

  海豚脑部非常发达,是有名的智能动物,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定位能力,海豚给人以亲和、善良、可信的印象,这与会展文化节致力于构建“和谐、诚信、互动、有序”会展文化交流平台的指导思想基本吻合,为此,自2005年首届会展文化节举办起,海豚即被确认为本项活动的吉祥物,但是这只可爱的“海豚”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

  现在,为“海豚”吉祥物起名的活动已经开始了,我们希望这个名字字数在3个字以内,富有情感、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欢迎各位会展人积极参与,在2007年7月1日前为我们的“海豚”起一个易说、易记、易用、亲切的好名字。如果您起的名字最终被采用,我们的“海豚”将在7月28日的“会展人之夜”文艺晚会上用精美的礼品向您表示感谢!

  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邀请工作全面启动

  来源:中国会展  时间:2007-6-1

  备受业界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7中国会展年会”将于2007年7月27日~30日在深圳市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以“竞合与会展文化”为主题,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会展中心负责承办。作为国内会展业2007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预计将有500位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会展业专业人士参加。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猛,会展业在促进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会展业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会展业整体地位的提升,会展企业数量、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亦不断增加。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文化节致力于为会展企业搭建商务平台,为从业者营造理想的交流空间。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及第二届文化节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举办,主办方为中国会展杂志社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杂志社与长春市人民政府,两届文化节均取得了良好反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祝业精等中央和地方会展业主管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近千名会展专业人士出席了前两届会展文化节。该活动被誉为“会展人的节日”。

  经过三个月精心策划,“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议题方面更加务实,内容上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围绕着中国企业赴德参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文化节组委会特邀请德国知识产权领域著名律师朱美婷女士专程来华,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和应对举措;针对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等大型活动对会展业的推动,组委会特推出“2008-2010中国展览会流动趋势研讨会”,拟邀请组展商与会展场馆代表,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本届会展文化节还将大力突出其“文化”特色,不但将维系“会展人摄影作品展”等展现会展人文化生活的活动的品牌特色,亦将对原有的“中国会展形象大使”评选活动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创新举措,该评选活动评委将由50位组展商代表所担任,而选手对于会展行业的理解、临场应变能力等等,将成为评估其获奖的重要考量。会展城市文化节目展演亦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组委会一方面为参与城市提供更具创新意义的推介平台,亦对受邀城市所推荐的节目进行把关,将为参会人士奉献一场融汇大江南北不同风情特色的地方文化饕餮盛宴。

  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宁波 城市合作,会展发展的新趋势

  来源:中国宁波网 作者:吴俊琦 张鹤 叶再山 时间:2007-6-1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风起云涌。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会展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城市会展业紧跟发达国家之后,正逐步进入起飞期。今后,如何以合作促发展,以合力提升我国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力争在全球会展业中占有重要一席,已成为包括宁波在内的我国会展城市的共同目标。作为中国会展业界的又一次深层次的思想碰撞,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9日在南苑饭店举行。出席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业界“领军者”,围绕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这个中国会展业最值得关注的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

  观念创新,促进城市会展合作

  全国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

  中国宁波网讯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已名列世界前茅,可称世界展览大国,但却难以称得上展览强国。这是因为我们的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通过UFI认证的企业和展会还不多。这其中,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体制上的障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城市间会展业的合作。

  会展是一个城市的风景线之一,对提升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而言,会展业是服务业,是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会展活动能集中提供大量市场信息和企业营销理念,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具有帮助拓展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会展活动主要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机构为主体。但目前我国各地的会展活动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主办、为谁服务、效益如何体现等问题。

  而且,会展本身应是没有地域限制的,许多会展是跨区域、跨行业甚至国际性的,但我国目前地区、行业的分割还比较严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不利于会展业做强做大,也不利于从事会展业的中介机构(企业)开拓业务。

  此外,一些企业参会也存在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追求形象等问题。更多的参展商着眼于推销商品,而忽视了会展信息流集中的功能,不知道派研发人员探寻同行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新走向。

  凡此种种,都需要业内人士和政府及主管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体制障碍,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会展城市间更好地合作。

  会展本来就不是局限一个城市的活动而是要扩展到更大区域以至全球的,就不应当、也不可能每一个城市都成为会展中心。比如长三角、珠三角都有一群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这就需要各城市找准自己的定位,着力办好自己有特色的“精品”,通过相互配合与呼应,创造一个联手、合作、共赢的氛围。

  合作能实现城市展会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19个城市展会场馆数量占全国的27%、总面积占全国的33%。去年,各城市共承办各类国际展览项目650多个。但这些会展项目主题定位大多雷同,出现了有的城市场馆供不应求,而另一些城市场馆闲置的现象。如何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展会资源共享就成为该地区重要的课题。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在较短时间内将举行500个国际会展和1000余个国际会议,这些活动并不需要也不应当都由上海来办。

  合作可以增强整体竞争力,拉动规模效益。城市间的会展合作可以在互惠互利、对等援助、对等回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互助合作,互利招展,一家主办,多家招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展能力,扩大招展范围,既可保证展览公司的利益,又可以提升展会的档次和水平,做大做强展会,打响展会的品牌。

  最近几年,我国会展业已经在城市间的会展合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3年,以广交会为首,珠三角地区提出“两小时会展圈”概念。2004年8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吉林五城市会展管理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东北中心城市会展联盟。2005年初,厦门4家会展企业与大连北展等展览公司结成“展览联盟”。去年12月的长三角会展联盟更是声势浩大,参与该联盟的机构远远超出长三角城市群,有来自苏、浙、沪、皖、赣四省一市的20个城市参加。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经济所产生的效益及其强大的带动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所重视。争当会展名城、打造都市“名片”、兴建大型会展场馆、争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已成为许多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

  然而,发展城市会展业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事实上,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的会展业发展都证明,绝不能仅仅就会展谈会展,而要从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方面考虑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会展经济考验的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现代会展业体现着一个城市社会资源综合配套能力的强弱。

  就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环境而言,会展业自身发展条件固然十分重要,如需要有现代化的会展硬件设施、会展业发展程度和成熟度、已有会展的规模和质量、办会展主体的发育程度,以及与会展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能力等。这些条件不具备,当然谈不上会展业的良性发展。然而,仅有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来看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一个城市会展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内外的情况看,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一个国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相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业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看,有些自然条件不能选择,但对环境的治理,对污染的控制是可以选择的。从发展看,环境不好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会展名城。城市的社会环境和会展的管理环境对会展业的发展也有影响。城市的社会环境包括市场化发育程度、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协作精神、社会治安状况等。会展管理环境包括政府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会展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政策、制度的建设情况、政府及会展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等。城市会展综合成本也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可见,会展业的确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宁波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域条件,并成功举办过浙洽会、服装节等品牌展会。特别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提出按照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依托宁波良好的会展基础设施,整合现有会展市场和资源,积极培育会展企业,努力打造品牌龙头展会,使会展业真正成为宁波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在推进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相信宁波市会展业必将迎来良性快速发展时期。

  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

  全国会展城市之间的合作,特别像宁波所参加的“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这样的区域性会展经济组织,在发展与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各自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各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政策和务实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并在统筹、协调、联络、服务等多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为此,我认为各城市可以在调查统计、数据互换,政策建议、规范管理,发挥优势、错位竞争等方面加以交流,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

  尽管目前我国已有40个城市设立了政府会展办公室或地方会展协会性质的组织,也有一批区域性会展经济组织,如“东北地区会展联盟”、 “穗港澳会展业合作机制”、 “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等,但全国性的会展业协会组织却一直没有成立,这多少也影响了城市会展业合作中各自城市优势的发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曾接受商务部的委托,进行了关于全国对外经贸类展览会评估认证工作的研究,以便推出中国自己的对外经贸类展会的评估认证标准、体系和称号。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曾大量借鉴和参考了上海市、宁波市会展业协会已经开展评估认证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我们向商务部建议,在下一步确定相关方案后,可以首先在长三角地区的有关会展城市征求意见或组织试行。

  在城市会展业合作中发挥各自城市的优势,必须维护好、经营好像“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这样的区域会展经济组织。在今后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城市会展合作要认真思考许多问题。首先,在“联盟”与合作的性质上,应当定位于“区域性、经济性、联络性”的范畴。从现行的国家管理体制看, “联盟”在工作程序和存在环境等方面相对宽松。只要参加“联盟”的各方按照经济活动的范围进行联络性质的活动,以体现共同发展会展经济的目的和目标就可以了。其次,城市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其关键还在于能够形成彼此利益上的切实互求。既然是经济性质的联络、合作与联盟的关系,参加各方就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大家能够走到一起组成联盟,主要在于有利益上的需求。 “联盟”在实际运行时,这种利益的互求就得到了实际兑现。最后,城市会展业合作应当在决策机制方面有所探求。据了解,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华东9个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一个成功的展会,现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广交会的全国最大、地方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但是, “华交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区域性会展合作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积极进行决策机制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争取探求出一条好的发展途径来。

  构建大会展格局,实现宁波会展新突破

  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松才

  我市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来会展业呈现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态势,在快速发展基础上质量不断提升,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明晰,在全国的地位开始迅速提高。

  下阶段,宁波会展业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提升”发展战略,围绕“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大目标,牢固树立大会展理念,把会展业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国际贸易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的临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会展业的升级、转型、上水平。

  —拓展市场,促进会展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多渠道拓展会展业市场。创新办展方式,推进国内外联展、区域性联展、进出口联展、市与县(市)区联展、产业联展,不断扩大展会规模,拓展会展市场。加快形成多元化会展业发展格局。既要积极鼓励原有会展活动做大、做精,又要积极鼓励会展新品牌、新项目的开拓、引进;既要积极鼓励市核心区块会展业做强、做优,又要积极鼓励县(市)区会展业做特、做活;既要精心培育政府主导型的会展活动,又要大力开发市场主导型的会展项目。既要促进展览业的提升,又要推动会议产业的发展,实现展与会的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推进临时展、常年展、网络展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国际贸易平台进程,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长年国际贸易专业展示中心;继续引进和办好一批品牌临时展,促进临时展与常年展配套运作;积极发展网络会展平台,集聚商品、客户、信息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多种形态会展平台。完善临时展、常年展、网络展“三展”联动机制,在展会时间、内容、客源、宣传等方面加强互动,推进“三展”携手联动发展的格局。

  —扩大开放,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

  促进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联动发展。依托我市开放型经济发达的优势,利用对外经贸渠道,加强国际招商力度,不断提高境外展商、客商参会率,实现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同时,要积极引进各种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机构、国际销售企业驻华机构和金融、检测等中介机构进驻宁波,大力提升会展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增加会展活动的国际化元素。加强会展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外国政府、社团组织、企业参与我市会展活动;借鉴国外先进会展活动的策划、招展、招商、布展、管理等成功经验,提高我市会展活动的国际化水平。

  —优化结构,增强会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会展主体做大做强。促进我市会展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实现升级转型。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会展企业集团,在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引进培育新的会展主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和配套服务企业落户宁波;鼓励国内外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我市会展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开展会展业的区域合作、国际合作试点;鼓励其他行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投资会展业,参与主(承)办会展活动;加大对成长性会展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宁波还将不断健全制度,推进会展业管理规范化,并进一步优化服务,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形成思想共识,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我市会展业跨越式发展。

  会展视角

  从成功的展会走向成熟的会展业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总会信息部 朱敬 时间:2007-6-5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南宁乃至广西的会展业,也有力地拓展了广西的会展市场。但欢欣鼓舞之余,我们要看到,广西的会展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产业的广西会展业要真正走向成熟,成为支柱产业并形成强势会展经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熟的会展业不仅要求具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职能,也要能够出现一批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和有影响力的展会。因此,对广西来说,仅拥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不够的;而要实现会展业走向成熟,没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也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比做孕育广西会展业向前发展的酵母的话,那么充分发挥博览会的带动效用和影响力,确立广西会展业的优势,是广西会展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选择。

  总体而言,广西会展业发展迅速。博览会的带动效应正日益显现,广西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广西会展业虽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管条件如何,需要与否,“一轰而起”争办会展,造成内容重复,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有的会展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一些“展览游击队”混进展会,销售与展会无关的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产品;招展企业在市场组织展览项目上不规范,存在着部分行业、部门垄断现象;参展的知名品牌不多,国外商家参展仅限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多数展会缺乏明确的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会展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展览场所重复建设,功能单一;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等等。同时,应该看到,在这种繁荣表象之后,很多会展仍是由政府主办,市场化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也并未使广西出现更多有实力和有竞争力、叫得响的会展企业。

  如何才能把会展的这种虚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繁荣?首先应该规范会展市场,既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也要确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即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实现行业管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培养出了一批会展人才,为广西的会展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储备。随着广西对外开放的扩大,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广西市场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广西会展业面临的商机也会越来越多,广西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实际发展需要,举办高规格的专业展会。广西不仅有着区位优势,一些资源优势同样是可以通过举办展会进行展示和发挥,通过高资质的展会壮大广西会展企业的实力,拉动相关产业,同时也为广西优势产业搭建了平台,为外来客户提供了商机,可以说是多方共赢。尽管国内发达省市会展业比广西起步早,但同样存在着广西会展业的这些问题。因此,对广西会展业来说,从单一成功的展会走向成熟发展的会展经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范管理、提高资质,从源头上先行一步,才能确定自身竞争优势。

  会展信息简报 

  第 三十三 期    2007年6月15 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会展新闻 

  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7月28日开幕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07-6-13 

  海内外代表邀请工作全面启动 

  备受业界关注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7中国会展年会将于2007年7月27日至30日在深圳市隆重举办,以“竞合与会展文化”为主题的本次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会展中心承办。作为国内会展行业今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预计届时将有500位来自全国及海外的会展专业人士参加。 

  中国会展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促进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也有力地拉动了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会展产业已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会展产业地位的上升,会展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企业搭建商务平台、为业者营造交流空间,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由此应运而生,并先后于2005年、2006年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和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祝业精等中央和地方会展业主管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近千位会展专业人士先后出席了两届会展文化节,该项活动已经被誉为“会展人的节日”。 

  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策划,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议题方面更加务实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例如围绕赴德参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组委会特邀德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执业律师朱美婷女士专程来华讲授有关法律问题和应对措施;又如面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对会展业的影响,组委会特举办“2008-2010中国展览会流动趋势研讨会”,邀请组展商与会展场馆代表就此问题畅所欲言;等等,无不体现出会展文化节的务实风格。此外,本届会展文化节在突出文化特色方面也有新发展,不仅将进一步办好“会展人摄影作品展”等充分展现会展人文化生活动的活动,原有的“中国会展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也将被赋予新的内涵:评委由50位组展商代表担任,选手对于会展行业的理解、临场应变能力等将成为获奖的重要因素;会展城市文化节目展演也将进一步完善,组委会一方面将给参与城市提供更具新意的推介平台,还要对受邀城市推荐的节目予以把关,力争为与会的会展人奉献一场融汇大江南北不同风情特色的地方文化饕餮盛宴。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标志启用 

  日前,在经过反复修改并广泛征求业界人士意见后,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标志正式启用。 

  新标志以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吉祥物“海豚”作为设计元素,一对跃出海面的海豚环绕形成灵动的太极八卦,寓意会展文化节天地人和。LOGO的渐变颜色令其自身更具立体感蜒酷似人类的蓝色星球,会展文化节是所有会展人共同的家园。中英文全称与海豚的有机结合,更清晰地表现了会展文化节的国际化色彩。整个会标和谐自然、活力十足,极具中国文化魅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致力于构建“和谐、诚信、互动、有序”会展文化交流平台的指导思想。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吉祥物“海豚”名称正在征集 

  海豚脑部非常发达,是有名的智能动物,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定位能力,海豚给人以亲和、善良、可信的印象,这与会展文化节致力于构建“和谐、诚信、互动、有序”会展文化交流平台的指导思想基本吻合,为此,自2005年首届会展文化节举办起,海豚即被确认为本项活动的吉祥物,但是这只可爱的“海豚”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 

  现在,为“海豚”吉祥物起名的活动已经开始了,我们希望这个名字字数在3个字以内,富有情感、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欢迎各位会展人积极参与,在2007年7月1日前为我们的“海豚”起一个易说、易记、易用、亲切的好名字。如果您起的名字最终被采用,我们的“海豚”将在7月28日的“会展人之夜”文艺晚会上用精美的礼品向您表示感谢! 

  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邀请工作全面启动 

  来源:中国会展  时间:2007-6-1 

  备受业界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7中国会展年会”将于2007年7月27日~30日在深圳市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以“竞合与会展文化”为主题,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会展中心负责承办。作为国内会展业2007年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预计将有500位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会展业专业人士参加。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猛,会展业在促进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会展业被誉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会展业整体地位的提升,会展企业数量、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亦不断增加。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文化节致力于为会展企业搭建商务平台,为从业者营造理想的交流空间。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及第二届文化节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举办,主办方为中国会展杂志社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杂志社与长春市人民政府,两届文化节均取得了良好反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中共郑州市委书记李克、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祝业精等中央和地方会展业主管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近千名会展专业人士出席了前两届会展文化节。该活动被誉为“会展人的节日”。 

  经过三个月精心策划,“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议题方面更加务实,内容上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围绕着中国企业赴德参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文化节组委会特邀请德国知识产权领域著名律师朱美婷女士专程来华,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和应对举措;针对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等大型活动对会展业的推动,组委会特推出“2008-2010中国展览会流动趋势研讨会”,拟邀请组展商与会展场馆代表,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本届会展文化节还将大力突出其“文化”特色,不但将维系“会展人摄影作品展”等展现会展人文化生活的活动的品牌特色,亦将对原有的“中国会展形象大使”评选活动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创新举措,该评选活动评委将由50位组展商代表所担任,而选手对于会展行业的理解、临场应变能力等等,将成为评估其获奖的重要考量。会展城市文化节目展演亦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组委会一方面为参与城市提供更具创新意义的推介平台,亦对受邀城市所推荐的节目进行把关,将为参会人士奉献一场融汇大江南北不同风情特色的地方文化饕餮盛宴。 

  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宁波 城市合作,会展发展的新趋势 

  来源:中国宁波网 作者:吴俊琦 张鹤 叶再山 时间:2007-6-1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风起云涌。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会展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城市会展业紧跟发达国家之后,正逐步进入起飞期。今后,如何以合作促发展,以合力提升我国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力争在全球会展业中占有重要一席,已成为包括宁波在内的我国会展城市的共同目标。作为中国会展业界的又一次深层次的思想碰撞,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9日在南苑饭店举行。出席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业界“领军者”,围绕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这个中国会展业最值得关注的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 

  观念创新,促进城市会展合作 

  全国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 

  中国宁波网讯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已名列世界前茅,可称世界展览大国,但却难以称得上展览强国。这是因为我们的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通过UFI认证的企业和展会还不多。这其中,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体制上的障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城市间会展业的合作。 

  会展是一个城市的风景线之一,对提升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而言,会展业是服务业,是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会展活动能集中提供大量市场信息和企业营销理念,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具有帮助拓展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会展活动主要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机构为主体。但目前我国各地的会展活动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主办、为谁服务、效益如何体现等问题。 

  而且,会展本身应是没有地域限制的,许多会展是跨区域、跨行业甚至国际性的,但我国目前地区、行业的分割还比较严重,这种体制性的障碍不利于会展业做强做大,也不利于从事会展业的中介机构(企业)开拓业务。 

  此外,一些企业参会也存在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追求形象等问题。更多的参展商着眼于推销商品,而忽视了会展信息流集中的功能,不知道派研发人员探寻同行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新走向。 

  凡此种种,都需要业内人士和政府及主管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体制障碍,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推动会展城市间更好地合作。 

  会展本来就不是局限一个城市的活动而是要扩展到更大区域以至全球的,就不应当、也不可能每一个城市都成为会展中心。比如长三角、珠三角都有一群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这就需要各城市找准自己的定位,着力办好自己有特色的“精品”,通过相互配合与呼应,创造一个联手、合作、共赢的氛围。 

  合作能实现城市展会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19个城市展会场馆数量占全国的27%、总面积占全国的33%。去年,各城市共承办各类国际展览项目650多个。但这些会展项目主题定位大多雷同,出现了有的城市场馆供不应求,而另一些城市场馆闲置的现象。如何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展会资源共享就成为该地区重要的课题。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在较短时间内将举行500个国际会展和1000余个国际会议,这些活动并不需要也不应当都由上海来办。 

  合作可以增强整体竞争力,拉动规模效益。城市间的会展合作可以在互惠互利、对等援助、对等回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互助合作,互利招展,一家主办,多家招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展能力,扩大招展范围,既可保证展览公司的利益,又可以提升展会的档次和水平,做大做强展会,打响展会的品牌。 

  最近几年,我国会展业已经在城市间的会展合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3年,以广交会为首,珠三角地区提出“两小时会展圈”概念。2004年8月,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吉林五城市会展管理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东北中心城市会展联盟。2005年初,厦门4家会展企业与大连北展等展览公司结成“展览联盟”。去年12月的长三角会展联盟更是声势浩大,参与该联盟的机构远远超出长三角城市群,有来自苏、浙、沪、皖、赣四省一市的20个城市参加。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经济所产生的效益及其强大的带动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所重视。争当会展名城、打造都市“名片”、兴建大型会展场馆、争办各种会议和展览已成为许多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 

  然而,发展城市会展业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事实上,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的会展业发展都证明,绝不能仅仅就会展谈会展,而要从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方面考虑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会展经济考验的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现代会展业体现着一个城市社会资源综合配套能力的强弱。 

  就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环境而言,会展业自身发展条件固然十分重要,如需要有现代化的会展硬件设施、会展业发展程度和成熟度、已有会展的规模和质量、办会展主体的发育程度,以及与会展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能力等。这些条件不具备,当然谈不上会展业的良性发展。然而,仅有这些条件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来看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一个城市会展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内外的情况看,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一个国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正相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业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看,有些自然条件不能选择,但对环境的治理,对污染的控制是可以选择的。从发展看,环境不好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会展名城。城市的社会环境和会展的管理环境对会展业的发展也有影响。城市的社会环境包括市场化发育程度、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协作精神、社会治安状况等。会展管理环境包括政府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会展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政策、制度的建设情况、政府及会展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等。城市会展综合成本也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可见,会展业的确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宁波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域条件,并成功举办过浙洽会、服装节等品牌展会。特别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提出按照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依托宁波良好的会展基础设施,整合现有会展市场和资源,积极培育会展企业,努力打造品牌龙头展会,使会展业真正成为宁波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市委、市政府在推进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相信宁波市会展业必将迎来良性快速发展时期。 

  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 

  全国会展城市之间的合作,特别像宁波所参加的“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这样的区域性会展经济组织,在发展与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各自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各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政策和务实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并在统筹、协调、联络、服务等多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为此,我认为各城市可以在调查统计、数据互换,政策建议、规范管理,发挥优势、错位竞争等方面加以交流,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 

  尽管目前我国已有40个城市设立了政府会展办公室或地方会展协会性质的组织,也有一批区域性会展经济组织,如“东北地区会展联盟”、 “穗港澳会展业合作机制”、 “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等,但全国性的会展业协会组织却一直没有成立,这多少也影响了城市会展业合作中各自城市优势的发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曾接受商务部的委托,进行了关于全国对外经贸类展览会评估认证工作的研究,以便推出中国自己的对外经贸类展会的评估认证标准、体系和称号。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曾大量借鉴和参考了上海市、宁波市会展业协会已经开展评估认证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我们向商务部建议,在下一步确定相关方案后,可以首先在长三角地区的有关会展城市征求意见或组织试行。 

  在城市会展业合作中发挥各自城市的优势,必须维护好、经营好像“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这样的区域会展经济组织。在今后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城市会展合作要认真思考许多问题。首先,在“联盟”与合作的性质上,应当定位于“区域性、经济性、联络性”的范畴。从现行的国家管理体制看, “联盟”在工作程序和存在环境等方面相对宽松。只要参加“联盟”的各方按照经济活动的范围进行联络性质的活动,以体现共同发展会展经济的目的和目标就可以了。其次,城市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其关键还在于能够形成彼此利益上的切实互求。既然是经济性质的联络、合作与联盟的关系,参加各方就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大家能够走到一起组成联盟,主要在于有利益上的需求。 “联盟”在实际运行时,这种利益的互求就得到了实际兑现。最后,城市会展业合作应当在决策机制方面有所探求。据了解,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作为华东9个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一个成功的展会,现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广交会的全国最大、地方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但是, “华交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区域性会展合作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积极进行决策机制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争取探求出一条好的发展途径来。 

  构建大会展格局,实现宁波会展新突破 

  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松才 

  我市会展业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来会展业呈现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态势,在快速发展基础上质量不断提升,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明晰,在全国的地位开始迅速提高。 

  下阶段,宁波会展业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提升”发展战略,围绕“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大目标,牢固树立大会展理念,把会展业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国际贸易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的临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会展业的升级、转型、上水平。 

  —拓展市场,促进会展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多渠道拓展会展业市场。创新办展方式,推进国内外联展、区域性联展、进出口联展、市与县(市)区联展、产业联展,不断扩大展会规模,拓展会展市场。加快形成多元化会展业发展格局。既要积极鼓励原有会展活动做大、做精,又要积极鼓励会展新品牌、新项目的开拓、引进;既要积极鼓励市核心区块会展业做强、做优,又要积极鼓励县(市)区会展业做特、做活;既要精心培育政府主导型的会展活动,又要大力开发市场主导型的会展项目。既要促进展览业的提升,又要推动会议产业的发展,实现展与会的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推进临时展、常年展、网络展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国际贸易平台进程,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长年国际贸易专业展示中心;继续引进和办好一批品牌临时展,促进临时展与常年展配套运作;积极发展网络会展平台,集聚商品、客户、信息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多种形态会展平台。完善临时展、常年展、网络展“三展”联动机制,在展会时间、内容、客源、宣传等方面加强互动,推进“三展”携手联动发展的格局。 

  —扩大开放,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 

  促进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联动发展。依托我市开放型经济发达的优势,利用对外经贸渠道,加强国际招商力度,不断提高境外展商、客商参会率,实现会展业与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同时,要积极引进各种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机构、国际销售企业驻华机构和金融、检测等中介机构进驻宁波,大力提升会展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增加会展活动的国际化元素。加强会展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外国政府、社团组织、企业参与我市会展活动;借鉴国外先进会展活动的策划、招展、招商、布展、管理等成功经验,提高我市会展活动的国际化水平。 

  —优化结构,增强会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会展主体做大做强。促进我市会展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实现升级转型。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会展企业集团,在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引进培育新的会展主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和配套服务企业落户宁波;鼓励国内外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我市会展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开展会展业的区域合作、国际合作试点;鼓励其他行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投资会展业,参与主(承)办会展活动;加大对成长性会展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宁波还将不断健全制度,推进会展业管理规范化,并进一步优化服务,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形成思想共识,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我市会展业跨越式发展。 

  会展视角 

  从成功的展会走向成熟的会展业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总会信息部 朱敬 时间:2007-6-5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南宁乃至广西的会展业,也有力地拓展了广西的会展市场。但欢欣鼓舞之余,我们要看到,广西的会展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兴产业的广西会展业要真正走向成熟,成为支柱产业并形成强势会展经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熟的会展业不仅要求具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职能,也要能够出现一批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和有影响力的展会。因此,对广西来说,仅拥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不够的;而要实现会展业走向成熟,没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也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比做孕育广西会展业向前发展的酵母的话,那么充分发挥博览会的带动效用和影响力,确立广西会展业的优势,是广西会展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选择。 

  总体而言,广西会展业发展迅速。博览会的带动效应正日益显现,广西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广西会展业虽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管条件如何,需要与否,“一轰而起”争办会展,造成内容重复,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有的会展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一些“展览游击队”混进展会,销售与展会无关的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产品;招展企业在市场组织展览项目上不规范,存在着部分行业、部门垄断现象;参展的知名品牌不多,国外商家参展仅限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多数展会缺乏明确的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会展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展览场所重复建设,功能单一;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等等。同时,应该看到,在这种繁荣表象之后,很多会展仍是由政府主办,市场化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也并未使广西出现更多有实力和有竞争力、叫得响的会展企业。 

  如何才能把会展的这种虚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繁荣?首先应该规范会展市场,既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也要确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即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实现行业管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培养出了一批会展人才,为广西的会展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储备。随着广西对外开放的扩大,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广西市场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广西会展业面临的商机也会越来越多,广西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实际发展需要,举办高规格的专业展会。广西不仅有着区位优势,一些资源优势同样是可以通过举办展会进行展示和发挥,通过高资质的展会壮大广西会展企业的实力,拉动相关产业,同时也为广西优势产业搭建了平台,为外来客户提供了商机,可以说是多方共赢。尽管国内发达省市会展业比广西起步早,但同样存在着广西会展业的这些问题。因此,对广西会展业来说,从单一成功的展会走向成熟发展的会展经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规范管理、提高资质,从源头上先行一步,才能确定自身竞争优势。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会展中心图片库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合作单位|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网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