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动态

会展信息简报 (第二十二期)

发布日期:2008-09-28 新闻来源:

第  二十二  期     2006年11月1 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会展动向

  武汉将建超大展览“城”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06-10-30

  湖北江城最大的会展场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于年底在武汉新区(汉阳)破土动工。算上此前建成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三镇会展业初现三足鼎立轮廓。其中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是武汉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服务最高档的展览馆,预计总投资70多亿元。

  据了解,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位于汉阳四新大道与长江江滩交会处,紧邻中环线和沿江快速路的西北侧。博览区域总规划用地1.75平方公里,其中主场馆20万平米,星级酒店近22万平米,会议中心3万平米。博览中心定位为展览、展示为主导功能,集会展、科技、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博览城。拥有国际标准展位12500个。整个新博览中心看上去像围成一圈的12片编钟,每片是一个单体展馆,代表着12个音律。两个商业小镇,让参展人员全程如在旅游。从空中俯瞰,约200万平方米的博览区就是一座“城”。

  会展视角

  躁动的UFI——关于我国会展UFI认证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中国会展 作者:王健素 时间:2006-9-25

  2006年11月,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第73届年会将于北京举办。UFI年会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体现出国际展览业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会展业发展的高度关注。那么,UFI在中国的迅速扩展究竟意味着什么,UFI认证也真的就是所谓 "通向世界的桥梁"、"塑造品牌的法宝"吗,本文将带以上疑问深入探讨会展UFI认证这一热门话题。

  作为国际上最权威的展览行业协会之一,国际展览联盟(UFI)近年来对中国会展业的关注持续走高,同时,国内众多展会、组展单位也纷纷主动"联姻"UFI,以期携UFI权威性扩大自身影响力,在近两年多的时间内,中国有近20余个展会通过了UFI认证。 在UFI成员数量上,中国已超越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等展览大国,成为UFI成员数量最多的国家。UFI认证的展会数量也能够与意大利、法国抗衡,仅次于德国和俄罗斯,排世界第三位,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地区展览公司及机构申请加入UFI,但如今来自欧洲的会员仍占总会员数的70%,已获UFI认可的展会也有80%是在欧洲境内举办的。获UFI认证展会最多的8个国家除中国外全部是欧洲国家,这8个国家被UFI认可的展会数要占世界2/3。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全球较大规模的美国展览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展会与UFI发生联系。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UFI的国际性色彩。

  UFI会员每年举办4000多个国际、国内及地区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总展出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参加这些展会的参展商超过100万,观众人数超过1.5亿。当前UFI成员所拥有展览中心可供出租的展览面积高达1200万平方米以上。UFI规定的注册标准为:作为国际性展会至少已连续举办3次以上,至少要有2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20%的国外参展商,4%的海外观众。

  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国内会展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人联想到诸如"建展馆热"等会展业中的很多"一窝蜂"现象。对于我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在国际会展业的地位,国内业界人士也看法不一。

  欣喜:我国的UFI会员数量全球最多

  众所周知,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成为全球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会展区域,每年在欧洲举办的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而且欧洲展会的规模巨大,参展商数量和观众人数众多,绝大多数世界性的"航母"级超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那为什么我国能超越德国、法国等会展强国成为UFI会员最多的国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在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会展业自身确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5)》显示,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总规模继续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全国大中型展馆已有150多座,室内展览面积超过了300万㎡,每年举办的各类展会有3000多个,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表明我国会展业已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2006年初,中国贸促会组织近50人的课题组,对京、沪、穗三地的20个展览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海内外参展商认为这些展览会"比较好"和"非常好",近60%的参展商对参展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其中海外参展商对展览会的总体印象和满意程度均好于国内参展商。调查结果表明:尽管不少机构和专家认为中国办展水平低、与国外差距大,但调查结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不管是海外参展商,还是国内参展商,在主体上还是比较认可中国举办的展会。

  我国会展机构展示实力、对外交流的愿望十分迫切,而UFI提供了实现此愿望的快捷方式。在经过几轮国内竞争之后,刚刚成长起来的一部分会展机构信心倍增,迫切希望展示自身实力,提高国内和国际竞争力。因国内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证组织,各展会主办机构只能外出寻求认可,UFI是最早进入中国会展评估市场的国际会展认证体系,近年来在国内举办了不少宣传推广活动,其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同,成为UFI会员无疑是提高自身知名度和自信心的一条捷径。从客观上看,UFI会员是一种权威而廉价的广告,对于提高形象、拓展业务都有利无害,而成为UFI会员,也使国内会展机构融入到一个高层次的国际集体,有利于与海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从而促进本机构的迅速发展壮大。因此,近年来国内会展机构申请加入UFI的热情高涨,每年都有一些机构提出申请,而UFI的"门槛"也远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高,因而每年不断有新的UFI会员诞生。

  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及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大量吸纳中国内地会员符合UFI的自身利益。亚洲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中国又是这一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国家。"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高达8.8%。专家预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8%左右。UFI全球副总裁麦高德(Michael Duck)曾表示:"亚洲目前是展会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心,中国更是如此,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展会市场。"目前,欧美会展业发展已相对比较成熟,上升的空间不断缩小,与中国内地会展业的蓄势待发形成鲜明对比,因此UFI看好中国会展市场,对内地会展机构的申请"格外照顾",甚至降低"门槛"也就不难理解了。

  尴尬:会员最多却没能办出最多认证展会

  认证展会数量处于弱势

  我国内地的UFI会员数高居榜首,但在内地举办的认证展会数量却只能屈居第五,并且在中国内地举办的认证展会中有2个是外国公司主办、6个是香港公司主办,实际由内地展会机构主办的认证展会只有35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按展会组织者所在地统计,中国内地主办的认证展会数量不足德国的三分之一,也低于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等国家,而平均每家会员举办的认证展会数量仅1.12个,低于所有主要的会展国家和地区,甚至低于其它非主要会展国家的平均数,这说明我国会展机构的实力普遍还很弱小,大多数机构每年只能举办1个规模和水平相对较高的展会。

  认证会员性质单一

  目前我国内地的31家会员中,有1家政府机构、8家行业协会和经贸组织、9家展馆经营单位(含1家中外合资公司),比较纯粹的展览主办机构仅13家(含2家中外合资公司),显示会展业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色彩较浓;会员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城市,中西部地区尚无一家入会反映出内地会展业的巨大地区差异。

  中国内地UFI正式会员一览表

3.png

  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政府型展会主办机构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将有更多的展会主办机构达到UFI会员的标准,相信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全球UFI会员最多。同时也看出,政府的作用并未成为加入UFI的障碍,反而是一大有利因素,与国内部分会展研究人员强烈要求政府退出展会的声音形成极大的反差。实际上,在我们努力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西方国家也在适应中国的管理体制和办事方式。因此,我们在政府参与会展活动的方式、程度等问题上,仍需结合实际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面对挑战能力急需提高

  在中国内地举办的UFI认证展会一览表

111.jpg

  认证展会都是会员举办的展会,因而具有与会员相同的一些特点,如政府色彩较浓、地区差异明显等。此外,还有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内地举办的UFI认证展会中,有两个展会的组织者是外国公司,而中国内地的UFI会员尚无一个在境外举办的展会通过了UFI认证,结合前述UFI会员中有3家中外合资公司的情况,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外国会展机构大举抢占中国会展市场的咄咄态势,而中国会展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努力还未真正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外国展览公司的进入,给中国会展业带来了先进的展览理念、成熟的经营模式、庞大的销售网络,也必将给国内展览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外国展览公司的挑战,如何在合作中公平受益,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例如: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合作中,按照德方几家公司的要求,双方最后签署协议时规定德方拥有展馆50年的管理权,使德方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主动。在展馆场地使用上,中外展览公司之间如何协调就同样变成了一个敏感话题。

  结论:通过 UFI认证未必成为品牌展会

  众多展览机构和展览活动获得UFI的认证,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地已非常重视展会的品牌建设,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一些展会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国内不少会展业人士把UFI认证称为"走向国际的跳板"、"通向世界的桥梁"、"塑造品牌的法宝",一些展会主办方据此标榜自己为"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称认证展会为"国际品牌展会"。但成为UFI会员未必就进入了知名企业行列,获得UFI认证的展会也未必就成为了品牌展会。同德国等展览强国相比,且不说会展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展会的组织服务水平、展会的规模层次等方面的差距有多大,也不论知名展会品牌的数量有多少,仅从展会的国际影响力来看,劣势就显而易见。UFI认证确实能对展会的市场推广、增强品牌意识、提高国际化水平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它的直接作用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切实提高办展水平。

  UFI认证并非"绝对权威"。

  UFI认证的"门槛"到底有多高?恐怕国内已获认证和未获认证的单位都难以说清,按照UFI的要求,最主要的硬指标有以下几项:被所在国有关部门认可为国际展会,外国参展商数量和展出净面积均不少于20%,外国观众数量不少于4%,申请认可时展会最少定期举办过三届。除这些基本条件外,其它软指标则完全取决于UFI自身的把握。从国内已获认证情况看,UFI认证并非人们预期的那样严谨,审核程序并不复杂,手段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要求有绝对中立的专业中介机构提供的审计报告,以及委派代表实地考察。但这两项措施目前似乎也未执行得很好:一方面,因国内尚无审计展会的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展会业务不熟,实际上,审计报告的数据基本是展会主办机构提供的原始数据,并不能真正达到客观、公正的要求;另一方面,认证过程中的实地考察也有"走过场"之嫌,调查不是很细致、深入,有的甚至不亲临展会现场,只是到主办单位看看,给人的感觉是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此外,对认证后的监管也是UFI的工作要求,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展会将取消其认证资格,但据了解,很多已认证的展会并未接待过UFI的事后检查,只需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备案。

  当然,UFI能在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因文化差异,我们可能对UFI的工作方法认识不清、理解不透。但近年来UFI会员和认证展会急剧攀升却是不争的事实(如图三),除UFI推广力度加大、亚洲国家会展业发展提速等因素外,适当放宽申请条件和审查标准,应该也是UFI会员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UFI认证不是"品牌认证"。

  如前所述,UFI认证有其独立的一套条件、标准和方法,通过认证即标志展会达到这一条件和标准,这跟会展品牌的创立有很大的差异。UFI认证由UFI机构确认,而是否成为品牌应该由消费者和市场来确认。以我国内地为例,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是我国在国际上名气最大、影响最广的的展会之一,但因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展会,而UFI认证针对的是专业化的展览,所以UFI不予认证;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高交会"也无法整体通过UFI认证,但因较好地理解了UFI认证的程序和要求,拿出其中的一个专业展--信息技术展申请认证,顺利地取得了UFI认证证书,承办单位也相应地成为UFI正式会员。"广交会"的品牌影响力远远超过许多UFI认证的展会,"高交会"的品牌价值也显然高于其属下的信息技术展可见获得UFI认证并非塑造品牌的惟一途径,通过了UFI认证也未必成了品牌展会。实际上UFI属于比较松散的组织,会员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经营管理合作、资源互换共享都不象原先期望的那样有效,至少从目前情况看,加入UFI对创立展会品牌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很大。

  "品牌"是会展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决定展会规模、影响力以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养会展品牌是企业的一项发展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长远的眼光,精心呵护、耐心培育。对于已通过认证的展会,要克服自满情绪,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把UFI认证作为打造品牌战略的一项措施、一个步骤、一个基础标准,充分利用UFI这个平台把展会做精做强、做出特色与效益;对于尚未达到认证条件的展会,也不要灰心、急躁,不必为了达到2万㎡的面积而盲目"贪大",也不必为了实现20%的国外展商比例而刻意找洋人"凑数",毕竟认证只是创立品牌的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对于各类综合性展会,要认真研究分析自身的发展方向,如坚持走综合性道路则不必赶UFI认证的时髦,如确定要向专业化发展,可借鉴UFI认证的标准,先培育一两个专业展申请认证,以此带动整个展会的专业化转型。总之,打造展会品牌不能依靠获得哪些认证,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办好展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为参展商、观众服务的水平,通过主题设计、展览策划、会务组织、资源调度、现场管理、配套服务等具体工作来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相关链接

  UFI是国际展览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的简称。在2003年10月20日开罗第70届会员大会上,该组织决定更名为全球展览业协会(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仍简称UFI。UFI是迄今为止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1925年,UFI在意大利的米兰成立,最初由欧洲的20家展览公司组成。前期只有举办展览会的展览公司才能成为其正式会员。从1994年起,展馆、展会以及会展相关机构(如贸易协会;展览服务、管理、统计、研究机构;专业报刊等)也可被接收为会员。不过至今UFI80%的活动还是集中在展览会举办行业。UFI总部位于巴黎,其法人代表为主席。日常事务由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运行主要靠会员缴纳的会费。

  走在争议之路上的UFI

  来源:中国会展  时间:2006-10-31

  主持人:UFI认证始自欧洲,它是针对西方国家实际情况制订的展会认证标准,当这个标准同样用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用于会展业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会展业时,没有人对它的适用性产生质疑吗?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三位认为它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吗?为什么?

  赵慰平:目前来说,国际上比较熟知的会展认证就是UFI。它源自欧洲,成长于欧洲,有很强的西方色彩,但它是目前最简单适用的认证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短短几句话就简单明了地标明了认证要求:作为国际性展会至少已连续举办3次以上,至少要有2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20%的国外参展商,4%的海外观众。这个“要求”的含义,每个人都能很清楚地看出来。如果说这个标准的规定文字琐碎复杂,一方面会让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会让认证过程变得漫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但相对于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人来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存在理念上的差异。比如我国的一些品牌展会,有时候也会很看重成交额的。为了达到某个让外界叹服的成交额,组委会也会刻意将一些意向成交定单拿到会上来签订。很多展会都存在这个现象。但国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也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所以,关于UFI适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是仁者见仁,智都见智的事情。

  徐玉伟:欧洲的会展业发展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展览会的组织、展览业的理念、展览业的服务等系统工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标准,国外会展业成熟的理念或标准对于发展中的我国会展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及推动作用。

  中国会展业发展到今天,UFI认证标准是否还适用于我国国情?我想是不完全的。因为,欧洲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纯市场化运作的展览会,而中国的展览会有中国特色,并且展会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完全市场化运作,有的通过行政措施、政府扶持来管理运作。特别是后者,在国外几乎没有。所以,这类展会完全采用UFI标准是不适合的。另外一种就是民营会展企业,这些企业的办会水平参差不齐,也需要有一个相应的标准来规范。总之,完全用UFI标准套中国目前的会展经济是不够的。

  张定国:UFI的标准未必能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举个例子:有些展览会所在行业太小,很难达到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的标准,但这并不妨碍它可以成为高品质的一流展览会;另外,20%的国外参展商和4%的国外观众,这对于欧洲许多国土不大的国家很容易达到,可是对于中国、美国等大国,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达到。

  主持人:2004年,当新的入会章程公布出来的时候,就有业界人士认为UFI会员范围的扩大,其实就意味着UFI门槛的降低。有业内人士说,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展会认证一路走高,并位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这并不代表着我国获得认证的展会完全具备国际水准;反之,这也不能说明没有加入UFI的展会、展馆或协会就完全不具备国际水准。三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定国:应当说,展览会通过专业机构的认证来获得专业领域内的认可是一个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实用途径,它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品牌产生的实质效应归根到底还是体现在观众对品牌的忠诚度上,看观众是否会不顾一切地跟随左右,与展览会一同成长、发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展览会?仅仅有UFI认证或者是别的专业机构的认证就是好的展览会了吗?当然,认证能够从数据上看出展会的规模、服务水平等等的硬件指标,但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展会是否具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认证只代表对以往成绩的肯定,今后会变成怎样,是继续屹立在行业的前列还是被不断涌现的“大浪”、“后浪”所淘汰,关键还是对品牌的维护和不断地创新发展。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今天是你的展商和观众,明天可能就不再买你的面子,展览会要生存、要壮大,内功要加强,这比认证一百次都更有说服力。

  赵慰平:关于这个问题,要分开来讲。一方面,目前,美国展览界还没有一个展会与UFI发生联系。这至少证明了UFI不完全具备国际性,没有达到入乡随俗的境界。UFI要适应不同国家的会展业,还要完善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欧洲多是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入境政策简单,开车走一天,可能就穿过三四个国家,国际化色彩较浓。与之相比,中国幅员辽阔,更具备“洲际化”色彩,而国际化色彩淡了许多。在欧洲组织一个国际展会,参会代表来自20多个国家,一点问题也没有。而在中国组织一个国际展会,光入境手续,就够难为国际友人的了。所以,地域条件的不同,也决定着UFI认证门槛的不同,这并不表示认证门槛降低了。

  徐玉伟:2004年后,UFI章程改变后,门槛降低了,范围扩大了,会员就多了,UFI认证的影响范围也扩大了。因此,人们对品牌展会的认知更全面了,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认证过的展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去,我们是以加入UFI为荣的,UFI的认证含金量很高,这些认证过的展会的品质是很高的。现在就不一样了,就像前面所说的,作为组展公司,一个展会获得认证,其他展会也可以贴UFI的LOGO,这些展会的真实品质如何?没有人知道。所以,一个展会的品质如何,不在于贴了什么牌子,达不到这个标准,还要贴这个牌子,不但不利于这个展会的发展,还会有损于这个展会,也有损于这个牌子。

  主持人: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UFI的日常开支来源就是会费。会员的多少决定着UFI全球化扩张的程度。据悉,以前UFI每年都会对通过其认证的成员有一到两次的审查,但发展至今,这种审查已由内部专员的实地审查变为了由展览机构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备案。这种“审查”方式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质疑——UFI加收会员,收取会费是主要目的。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赵慰平:任何一个协会或组织,要想开展日常工作,都要有一定的经费。UFI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要想正常运作,并对业界有所帮助,肯定要收取一定的会费来维持日常支出。但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个“国际俱乐部”,其网站上和协会刊物上刊登的科研性、指导性的文章绝对是国际上最高水准的会展业资料。同时,UFI对会员的专项服务也是最高水准的。如果你想了解国际上会展业的最新动向、最新成果,UFI是绝对够权威的。我本人就经常关注该网站的更新情况。所以,通过扩大会员范围来增加会费收入也是无可厚非的。

  徐玉伟:作为会员,交会费是应当的。UFI收取会费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觉得UFI更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其在中国会展市场的影响力。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商机无限。UFI也是目光敏锐的,可以说UFI目前在全力进入中国会展市场。经过认证的展会,主观上,主办方都希望自己的展会品质高、品牌性强,他们不会随便降低对展会品质的要求。但有一类不达标的展会,贴UFI的LOGO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这类展会很难提高展会品质。

  所以说,UFI认证是把双刃剑。它对中国会展业有促进作用,同时,UFI会员做得不好,也会倒它的牌子,这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张定国: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审查”方式的改变初衷还是为了能尽量简化手续,给认证的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使UFI认证真正能为更多人所知。但另一方面,这样做也的确有可能让一些企图混水摸鱼者钻了空子。相信,“审查”方式的改变是以UFI对广大会员的充分信任为前提的。毕竟,UFI面对的更多的是有实力、有诚信的会员,如果在中国真的有弄虚作假骗取认证的情况出现,那是中国人的不幸。但是,在如今处处讲求诚信的社会里,相信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更何况备案不等同于自己上报数据,还是要通过第三方对数据客观的认证的,这无形当中也形成了一道防护墙。

  主持人:目前,在众多组展商的眼里,UFI认证就是展会良好商机与美好前途的保险箱。按目前的UFI认证的发展趋势,将来我国的展会很可能出现UFI认证人手一张的局面。那么,这一张薄纸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三位认为那些申请认证的“朝圣者”目前应该理性思考和着手处理的问题有哪些?

  徐玉伟:作为组展商,应该用很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认证,首先,在积极申请认证过程中,从主观上一定要把自己的展会办好。只有按高标准办好自己的展会,才能使之成为一个地区性、国家级或国际品牌。客观分析中国展览业的矛盾与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组展商的头脑要非常清醒,加入UFI并不能保证展览会完全具备了某种品质。由于市场的变化,或由于自己主观上的不努力,有些展会也在萎缩或消亡。所在,对于UIF认证,不可盲目跟风,理性看待为好。

  张定国:先要练好内功,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考虑要不要认证,不必盲目跟风。

  赵慰平:我国获得更多的UFI认证,我认为不是坏事。至少,我们可以强化国际影响。这个“国际俱乐部”里的成员“档次”都比较高。中国人要想成为国际会展业的主流成员,这是努力的方式之一。只有在协会里占有一定分量,我们才可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同时,也有了进一步与国际同行交流经验和学习先进理念的机会。

  关于获得了UFI认证是不是就等于有了会展行业保险箱的问题,我想打个比方:很多人都热衷于考商业MBA,MBA也是一张纸。但要想拿到这纸,你要学习很多的专业知识、商业规则,掌握了基本知识,通过了考试,才能拥有这张证书。但是不是有了这个证书就可以实现你的理想,成就你的事业?这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与做事方法了。获得了UFI认证也是如此。

  主持人:从长远来看,一个认证的含金量最终会体现在认证产品的质量上。一个展会,一个展馆或者会展协会,无论是否认证在手,从根本上来说,都要面对一个市场竞争的问题,中国会展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产品认证与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赵慰平:正如我前面说到的,一个认证的含金量有多少,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当有了这个通行证以后,你是如何运用己之所长发挥才能的。我们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理论化、系统化?举个例子,抗战胜利后,那些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将军、元帅们依然还要到军校进行理念培训,为什么?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我们只能两者结合,不管你是多么能干,不断完善自身是必不可少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最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纸证书,绝对不是竞争力的全部。

  所以,对于认证一事,不必过于强求。如果自己真正达到标准,申请认证也不为过,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应该积极努力,强化自己竞争实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不错。

  张定国:为什么要产品认证?它的初衷就是为了树立或巩固品牌。而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怎样才能创立一个品牌,并维护和发展好它呢?以广告展为例来跟大家简单探讨一下。

  上海国际广告技术设备展览会是经过14年的精心培育,打造出的一个广告设备器材行业的知名品牌,并于2004年通过了UFI的认证。广告展由小发展到大,这一路是风雨相伴。其间,我们也经历过展览会的低迷时期,遇到过发展的瓶颈。但是我们及时认识到了巩固品牌的必要性,顺应了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展览会的效应。通过办网站、办杂志、做会议、做论坛、组织出国展、建立协会,我们时时刻刻牢记服务行业、服务展商的使命,将一个原本单一的展览会发展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平台,服务了整个产业链。

  可见,品牌一旦被广泛认可与接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就逐步形成了,这是相辅相成的。而品牌要成功建立与巩固,是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策划和长时间的实践考察,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它的效应将比认证来得更为直接与有效。

  链接:2004年,在泰国曼谷闭幕的UFI(全球展览业协会简称)第71届年会上,新的入会章程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其中新增的内容包括:有资格获得UFI认证的成员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有的国际展会,扩大到展览场地、会展协会和相关组织;此外,展会服务商也可以成为协会的准会员。两年来,我国获得UFI认证的展会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慕尼黑二线城市的蓝海之战—访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树青

  来源:中国会展 作者:沈丽 时间:2006-10-23

  从一线城市的刀光火影,到二线城市的牧歌式推进,海外展览公司在不断改变着策略。作为在中国征战已久的慕尼黑(上海)有限公司也在改变自己的战略。

  由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策划主办的全新题材展览--"新生活方式展"将于2007年8月23日至26日在青岛举办。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展会破天荒地由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全盘策划主办。慕尼黑成为外资公司在中国二线城市纯粹创立一个全新的展览会并拥有展会的主办权的第一家。

  2006年9月28日上午,本刊记者采访了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树青。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采访过程中,张树青举重若轻的一连串新概念给记者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品牌移植的高峰期已过,我们需要在二线城市有所作为。”

  “我们与二线城市的合作应该是糖来了,而不是狼来了。”

  “与二线城市的合作,懂得舍弃才会拥有。”

  “谁先掌握了理念谁就能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

  ……

  从张树青先生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国外展览机构在经历过中国一线城市的红海式激烈竞争之后,已开始瞄准中国二线城市,新一轮的蓝海型角逐已不知不觉地拉开了帷幕。

  记:此次全新题材展览会选择在二线城市举办并全面铺开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张:进入中国二线城市举办展会是公司总部的战略规划。不论是从地域还是从市场上来讲,中国很大,而德国很小。在中国拓展业务这么长时间,亲身感受到中国展览业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公司的展览业务主要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但若干年后一线城市展览市场必然会有饱和趋势,届时二线城市必将有所作为。但作为在哪里,如此大的市场可以发展何种题材的展会,还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因此这就成了慕尼黑展览集团上海公司思索和调研的新课题。

  在我们看来,国外各大展览机构品牌移植高峰期已经结束,各个公司面临的将是如何开发新项目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讲,需要做的就是着眼二线城市,开辟新项目。我们现在战略计划是在确保一线城市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关注和开拓二线城市的展览市场。

  记:为何放弃一直擅长的工业机械类题材而去尝试全新题材展会,“新生活方式”的理念如何酝酿产生的?

  张:城市的选择与展会主题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之所以选择二线城市,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中西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上的不同点和互补点,看到了展览市场今后可能的新爆发点,因此最初的题材设想也是局限在专业、工业展览的方向上。我们选择了重庆、成都两个城市进行考察,在基础设施方面两个城市都建了新展馆;从产业基础上看重庆是科技、机械加工、军工力量很雄厚的地方,成都则有很多世界、中国百强企业在当地布局,两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但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二线城市举办工业、专业展会的最大困难是观众问题,而不是厂家参展问题。展会最重要的是买家客户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都有类似题材的展会,如我们自己在上海举办的bauma建筑机械展、交通物流展、环保展和电子展等。因此从交通地理位置上看,中部如西安、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飞往重庆、成都的距离和飞往上海北京距离是一样的。再远一点,例如昆明、南宁、西宁等城市飞往重庆、成都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左右,但是他们再加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或北京。在交通上重庆、成都和上海、北京比基本没有优势。再从展会定位来看,成都、重庆等城市举办专业展最初的规模应该只有在北京或上海等地举办的十分之一,因此中西部城市观众去成都重庆观看专业展的意义不大。考虑到观众较少及培育时间太长,我们转换了思路,从传统的移植强项专业展反过来首先思考专业观众的存在,进而再考虑举办何种题材的展览会。

  经过这番调查研究之后,我们了解到,目前中高收入家庭比例增长很快,消费理念和能力也大幅提高,20%的人群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这部分人群既是直接消费者,也是专业的买家。根据这一分析,我们又针对性的做了大量市场调研,经反复整理和细化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创立了“新生活方式”的理念,并最终形成了度假购房与家装、旅游休闲与康健、理财投资与保险三个板块。

  记:在城市的选择上,为何最终选择青岛、成都和杭州,其他二线城市是否有举办的可能?

  张:当我们把展会理念定位在针对20%的中高收入人群时,城市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在中西部城市选择上,成都相对人口多,收入基础好,20%的人群比例比重庆大,因此我们选择了成都。沿海城市方面,我们觉得青岛是中国东部著名的度假旅游城市,气候地理位置都很适宜,而且有10万韩国人与1万日本人在那里工作,并且每年8月的啤酒节能吸引100万海内外游客,因此第二个城市我们选择了青岛。

  中西部已经有成都,沿海地区有了青岛,我们还需要二线城市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我们想到了杭州。江浙可以说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活跃地区,特别是民营企业,无论是资产拥有还是财富的积累都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杭州周边还有闻名的宁波、温州、义乌、苏州、无锡等经济活跃的城市,都是辐射区域。

  我们最早的举办形式是想做二线城市巡回展,譬如第一年是青岛、成都、杭州,第二年就是长沙、武汉、西安,下一年再有所变化。后来改成了老城市固定,新城市稳步开发的计划。做出这样的改变是考虑到一个展会形成有其品牌效应,一个城市大约300~900万人口,如果按照三口之家计算,有100万到300万的家庭,如果按20%富裕家庭是我们的专业观众,那小城市有20万,大城市就有60万观众对象,每次展会只要吸引2万人左右参观就达到展会目的。如果我们办一次就走,不仅不利于培育当地品牌逐步做大,也无法得到当地合作伙伴与政府的长期长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巡回旅行展的概念改成了固定举办的概念。决定先在这三个典型的城市办好,然后根据展商需求逐步扩大涉及城市范围。

  记:大多数外资展览公司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中国分公司主要是以配角的角色参与到展会操作过程中来,贵公司却在此次操作过程中扮演了主人翁的角色,并成为二线城市独创展会的外资第一家,这个突破性的决策是如何出炉的?

  张: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立,2002开始配合总部筹备和组织展览会,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可以说中国大部分国外展览机构的本地公司似乎都在贯彻执行总部的战略方针,实施总部的品牌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个执行部门,而不是个创造部门。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最初也是如此,譬如工程机械展也是在总部的带领下从第一届展览面积45000平方米,到第2届的10万平方米,到第三届的将近15万平方米,没有总部的品牌效应、国际网络、管理经验和操作指导,光靠上海分部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行的。

  这五年应该是总部品牌项目输出与上海队伍的学习锻炼阶段,通过五年的磨合,我们上海团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关键核心是理念的把握。可以说我们现在策划的“新生活方式展”的整个过程,就贯穿了一个德国品牌公司创建品牌展会的理念。

  这个展会完全由我们上海公司操作,展会的理念和运营经过总部的指导与批准后,便是在总部的指导下,由上海团队来具体实施,可以这么说,这个展会项目使我们由以前的配角晋级为主角,由以前学习接受德国展会先进理念到我们开始运用他们的理念来丰满我们的理念。这个展会是德国先进理念与中国本地社会理念结合的产物,不是纯粹德国办展的理念,是中西方理念交融的合壁之作,这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公司在中国展览市场上的竞争力。

  记:不少国外展览机构进入中国,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与一些本地机构的合作不畅等,贵公司如何与众多二线城市的地方政府机构与组织做好合作协调?如何能保证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优势互补?

  张: 近年来不少国外展览机构进入中国都引来“狼来了”的呼声,这和其他行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对原有产业造成促进和冲击一样,是很正常的。

  我在国内企业有17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外资企业有4年工作经验,我认为总体来讲这种竞争是一种进步,对推动中国整个展览业的发展有好处。虽然这些国外展览公司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也带来了中国整个展览业竞争能力与展览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应该说是一种双赢。中国企业虽然丢失了一定份额,但也稳固了一部分份额,同时也因此积极提升自己。

  有些海外机构进入中国时,与中方合作在模式上有分歧,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这次在与二线城市洽谈合作的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更多是“糖来了”而不是“狼来了”。

  我们这次进入二线城市和当地传统的贸促会、展览馆以及最强的展览组织者(包括民营)进行接触,以即将在山东青岛举办的“新生活方式展”为例,我们研究了当地8月的亚太旅游博览会和住交会/建博会,我们觉得这两个展会与我们展会理念有交叉与互补性,因此我们与之沟通达成了合作协议,从明年开始,这两个展览会与我们的新生活方式展览会同期同地举办。原有的两个展会名称不变,保持其独立的品牌完整性,这两个展会的补充和高端部分,即符合我们理念的拿出来在我们的“新生活方式展”内进行展出。同时,对于 “新生活方式展”的品牌是大家共同拥有,这样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当地的认可与支持。

  可能你会说我们放弃的太多了,其实不然,懂得舍弃才能商讨拥有。只有保护中国当地的品牌展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认为合理的办法,才能合作愉快,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共同开发和创造新的项目,只有这样的合作模式才是达到了双赢,达到了优势互补。

  记:您如何看待目前各二线会展城市对“中国第四大会展城市”这一称号的争夺?您认为二线会展城市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

  张:中国很多二线城市的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展览业,甚至不惜贴钱动用政府的力量,不考虑经济回报来支持展览业,包括兴建大型展馆,并且也非常热衷与大的展览公司联系合作,希望把品牌展会带过去。

  政府重视与支持,对发展当地展览业是非常重要的,但从中国二线城市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政府办展还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主要是政府色彩较浓,招商带有行政性,展会范围太广,专业观众难以组织。

  从二线城市举办专业展来看,双方在合作理念上也存在着误区,他们首先是希望把海外的品牌展会拿到当地去办,但实际上这些海外品牌主要适合于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举办,其次是一些当地展在寻求海外合作伙伴时,以能招来多少国际展商作为选择合作的基础。其实与海外公司合作最重要的,不是品牌展的移植和带来多少国际展商,而应该是展览会的整体策划与包装(如观众组织、厂家邀请、展会服务等整体系统工程),这方面(我们称之为软件)的进步与提高,将逐渐会带来整体展会水平(其结果我们称之为硬件)的提高。

  概括地说,二线城市应重视本地市场调研和分析,针对城市的特点进行定位和规划,根据规划选择最强的合作伙伴,这样培育起来的展会才有生命力,也能永远掌握在自己城市手里。这方面谁先做到了,谁就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的会展第四城。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会展中心图片库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合作单位|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网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