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动态

会展信息简报 (第十期)

发布日期:2008-09-28 新闻来源:会展新闻

第  十  期     2006年5月1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第55届医博会昨开幕 深圳企业大手笔参展

  4月26日,深圳会展中心盛况空前,以“数字医疗与医院信息化”为主题的第5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医博会)在此开幕。据悉,这是时隔5年之后,全国巡展的医博会再次回到深圳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也同期举行。

  此次展会,总共有近200家深圳医疗器械企业在医博会上亮相,且出手都是大手笔。据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蔡先生介绍,仅迈瑞一家就要了40个展位,面积达到180个平米,光是参展费就需要80万。安科也有30个展位,面积达到130多平米。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虽起步晚,但起点高,企业紧密把住市场脉动,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绝大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深圳已发展成为医疗器械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至2005年底,我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92家,占全省的32.3%;经营企业达853家,占全省的20.6%。去年我市医疗器械生产总值达53.38亿元,其中出口3.77亿美元,同比增长72.9%,出口达56.5%。

  据介绍,医博会每年举办两届,目前已发展成为亚太区医疗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品牌最强的专业盛会。据了解,此次医博会吸引了20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医疗器械企业130多家,展览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参展展品有40多个门类、上万个品牌。

  会展动向

  2006年中国会展业十大预测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

  总的趋势是,2006年中国会展业将更加务实和理性,2006年可望成为中国会展业“中小年”、“节庆年”和“转型年”。

  1.会议:回归理性实效发展

  门图特先生的著名言论“如果一个大型国际会议在一个城市召开,就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在中国并不灵验,甚至有时候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在2005年的各种会议论坛中,“城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凸现了中国“城市运营商”们寻求城市发展和突围的躁动心态。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国际、国内各行业的会议层出不穷是有目共睹的。

  有确切消息表明,国家对于国际会议将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相关审批手续也将更加严格。2006年对于中国会展业来说,回归理性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会议业。那些缺乏实效、会而不议、论而不谈的项目将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更多关注行业会议的时效性和企业推介性质的会议将成为趋势。

  2.展览:中小城市多为中小规模

  近几年中国会展业受“德国潮流”的影响,很多城市把展览定位在了专业展上,动辄就是“慕尼黑如何汉诺威怎样”。这给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很多中小城市造成了误区和发展上的障碍,大型城市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发展专业展和规模型展览是有理由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就不是这样。

  新的一年国内的展览项目将仍然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并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品牌会展通过合资、兼并、收购而实力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在许多城市经历了实践、失败和各种渠道获得的经验教训之后,经过更加理性的思考和研究,将把中小城市展览项目定位于向着多元化、小规模、高频率、社会型、体验式发展。而从广州“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博会)”等反映出的种种迹象来看,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参展意识和意愿显然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国际层面,一些欧美、日韩的国际机构近期纷纷发表报告指出:“在世界500强先后进入中国之后,如今已经是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发展的良好时机。”2006年,中国展览业将迎来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全面对接的“中小年”。

  3.节事:节庆经济崭新亮相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各种历史传承的民俗节庆,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很多民族节日世界闻名,每年都有大量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对于中国的300多个地级城市和2000多个县级城市来说,把各地文化历史传承的或者新衍生出的节庆活动相应的加以组织和运作,比不切实际的举办展览或者会议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理性地把节庆经济作为地方城市的经济助推器,既有经济效益,更具有社会效益,其中蕴含的机会绝不会逊色于会展活动,并且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2006年也因此将有望成为中国的“节庆年”。

  4.场馆:提升综合运营能力

  中国会展场馆发展的畸形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展馆面积不足,制约着展会项目和展览业的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场馆入不敷出,最终造成中国展馆综合使用率仅15%。

  2006年,中国会展场馆必需更加理性地定位。但是会展中心也同时是一项城市功能,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完全被商业所替代,从而成为一种少数人享有的设施,失去其社会价值。

  尽管在我们2005年底同国际商报发布的《中国展览场馆运营调查》中显示,中国的展览场馆在独立运营能力方面最有欠缺,但是,2006年我们仍将期待中国展览场馆的“转型年”。

  5.组办方:问责制使办展更加规范

  在2006年,“国营会展”的模式将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逐渐得以打破,“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依据国务院2005年3月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国家问责制已经逐步确立,会展项目也将越来越多地实行“谁主办谁负责”,原来凭借各种“关系”就随便给别人挂名、贴牌的现象将得到制约,骗展现象也因此将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

  6.服务商:新型专业化服务异军突起

  在会展业中,传统的服务商概念是为会展项目提供设计搭建、设备租赁、招商代理、广告策划、现场礼仪等服务的组织和人群。

  2006年,一批以提供行业咨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新兴服务商将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将与传统服务商一起服务于会展经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中国会展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7.参展商:结构转变大势所趋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那一刻起,中国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即:国际化。

  从2002年中国三大家电巨头淡出“广交会”到2005年中国贸促会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亚洲消费品展览会”和中国的吉利、江铃、华晨汽车品牌首次整车参展法兰克福车展,再到2006年1月TCL彩电高调亮相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种种迹象说明,中国的参展商已经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展台。

  2006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必将引发中国国内某些行业展会的参展商发生“腾笼换鸟”的结构性转变,即已经壮大的实力型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外的国际展会,而一批成长型企业即中小企业也将加入进来。同时,随着同行业展会之间的竞争和公众信息的传播,参展商对于展会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

  8.民营会展公司:联合将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的民营会展企业(这里主要指组办者,不包括服务商)是生存在政府主导型展会和国际会展项目不断向中国进行品牌移植的双重压力下的,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最有意愿“突围”的群体。

  2006年,正如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所讲的那样:“有条件的展览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相互参股、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壮大实力”。以开放、合作、共赢为共同目标的民营会展集团有望出现,这不仅将彻底改变中国国内会展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大大加快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

  9.国际会展公司:开始关注中小城市

  2005年是国际会展公司进入中国最频繁的一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企业的来源更加广泛,选择的区域也从大型城市开始转向其他区域。除了德国、新加坡、英国之外,更增添了金沙集团这样的美国巨头。他们一方面更多地把目标放在与有潜力的政府型或者民营会展企业的项目合作和收购上,另一方面也尝试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做战略投资。

  与国际企业同时进入的还有国际会展组织,他们在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征途上纷纷“祭起”认证的“法宝”,为中国的会展项目取得国际认同打开通道,促进中国会展业的规范发展。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似乎并不能给国内展会带来多少收益。

  不论是采取项目合作还是企业合作,国际会展企业在中国的收效还是颇丰的。在2006年,这种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国际会展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中国大型城市层面的竞争,他们正在寻求其他有独特潜力的地区合作,因此,中国的中小城市也很有希望获得合作的机会。

  10.人才培养:师资成为必补的一课

  当我们在2001年还在感叹中国的院校没有一家涉及会展教育的时候,2005年仅浙江就有20多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或者教学方向,与此同时也先后涌现出了几十本会展业书籍。而在会展理论研究方面则更是几乎要把这样一个边沿应用学科变成主流。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内的会展教学受到多种体制的限制,无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并无本质区别。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身尚在疑惑中,如何为师?2006年,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师资培养将成为必补的一课,除了一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将教师送到国外短训之外,更多将面向本地的培养,让教师补上“教学”这一课。

  会展视角

  中国展览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和计划经济体制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一场以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大调整在世界各国展开。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个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的生产、经济和管理活动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中,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原本相互独立和分割的市场被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这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即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展览经济结构的调整,展览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现化展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的高速增长,正日益成为全球信息交流、技术进步和商品交易的重要载本,成为与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休闲、宾馆餐饮、广告印刷等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服务贸易行业。展览业以其创造的高额经济价值,广泛地就业机会和对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展览经济。据美国展览研究所中心(CEIR)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会,直接收到约120亿美元,与展览会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带动比例为1:10。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10万人,2000年德国展览会销售收到为45亿马克,拉动参展商和贸易观众直接消费170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价值410亿马克,为社会他造了23万个就业机会,经济带动比例为1:9.1。

  经济全球化对展览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展览资本、项目、管理技术和人才的全球流动,使世界展览经济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展览资源获得了优化配置,从而加剧了展览市场的竞争,促进了全球展览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发展趋势:

  (一)在西欧、美国展览经济的带动下,全球展览经济呈现出全方位、多格局、高增长的发展格局。

  西欧展览经济以其数量多、规模大、国际化展程度高、贸易性强和管理先进而闻名于世。全世界300个是最知名的、展出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贸易展览会中,约200个大西欧举办 ,占三分之二。德国每年举办约130个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净展面积690万平方米,每个展览会平均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商的国际化程度都在30%-60%之间。世界上展馆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约16个展览中心,西欧国家拥有12个,年销售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有7个。美国展览业以其规模大,反映世界最新科技及商品内销售渠道而独具特色。美国每年举办净展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4000个,总面积约4000多万平方米,参展商100多万,观众超过7000万。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欧国家,以中国、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是世界新兴的充满活动的展览市场,以其增长速度快,辐射面广和专业门类齐全而引人注目,也是世界展览经济中最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拉美经济一体化地程的加快和南部非洲经济发展共同体及北部洲马格里布联盟的建立,以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延、智利和非洲的南非、埃及等国家为中心的拉美及非洲展览市场正逐步建立,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特点表现为外国展览资本对该地区的大量输入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通过投资、收购、兼并等手段扩张和重组展览资本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是当今世界展览经济最突出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依靠的是资本实力和品牌优势,这一特点在世界展览经济市场竞争中得到充分体现。1994年,总部设在英国的当时世界最大展览会组织公司博闻集团收购意大利米兰展览会公司部分股权,合资建立了米兰国际博览会公司。博闻集团以其手中100多个品牌展览会和年赢利达一亿多英磅的市场份额与米兰博览公会所属米兰国际博览会公司迅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业务量直线上升。1998年,米兰展览中心销售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超过了德国任何一家大展览公司,位居欧洲首位。1999年,卡尔通讯公司以12。6亿美元收购博闻集团在美国和拉美地多40个大型贸易展览会和出版刊物。美国商业媒体花费了2。75亿美元购买了另一家媒体公司和网站。荷兰信息出版公司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年营业额2。2亿美元的博闻有限公司70个专业贸易展览会以及一批专业杂志和出版社。英国励展集团以3。6亿英磅收购了博闻集团欧洲公司。2002年,励展集团又投资伦敦EXCEL展览中心,成为股东之一,收购新加坡亚洲宇航设备展示中心50%股权,同时,以参股和合作方式同美国的坎恩斯商业信息和英国的里德维尔商业信息等媒体联姻。投资、收购和兼并浪潮首先在资雄厚的欧美主要展览公司间展开,使欧美展览公司优化了资本结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为扩张海内外市场,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展资源做好了资金上的准备。今后,雄厚的欧美展览资本将毫无疑问地向俄罗斯、东欧、东亚、拉美等展览资本相对薄弱的展览市场水举渗透,全球化的展览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三)以资本重组为基础收购品牌项目,是迅速抢占国际展览市场的主要手段。

  市场经济就是实力经济。20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展览公司在完成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后,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展开了一场抢占世界展览市场,瓜分世界展览资源的争夺战。1999年励展集团从法国收购44个,德国18个,意大利10个,西班牙12个和斯堪迪拉维亚地区22个展览项目,当年励展集团赢利3。01亿英磅。通过收购项目,励展集团在全球专业贸易展览会项目激增,以其拥有的470个展览项目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展览组织公司,励展览集团在法国拥有占80个项目,占据着法国三分之二的展览市场,在奥地利拥有52个项目,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并以其在美国拥有47个项目,英国38个,澳大利亚26个,南非26个,加拿大26个,日本25个,新加坡22个,意大利16个,德国11个,使励展在这些国家展览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英国另一家展览集团公司ITE,从1991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展览公司发展而来。短短十年间,该公司成功实施了展览会收购战略,使其成为在全球拥有约350年展览项目的世界第二大展览会组织公司。90年代以来,以ITE集团为首的欧洲公司,如诺维亚国际展览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等,借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全面开放本国市场之机,瞄准前苏东地区展览经济发展潜力,掀起一场大规模抢占苏东地区展览市场的风潮。2000年,约有35家外国展览公司活跃在俄罗斯经营的通讯、建筑、汽车、冶金、工业安全展,在乌克兰、匈牙利、波兰、捷克、哈萨克斯担、阿塞拜疆等国家经营的机电、食品、化工、建筑等领域的展览会,都是这一地区较有影响的展览会,使ITE集团成为前苏东地区占据展览市场最大的外国公司,就连励展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展览市场分割局面,不敢轻易踏入ITE的‘势力范围’。

  二、 中国以其展览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迎接展览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将成为世界展览经济的又了个中心地区

  现代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迟于欧洲现代展览业的发展几百。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展览业表现为出国举办经济贸易成就展和接待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少数单独展览会场。我们在办展思路、办展资金、管理技术、运作方式、专业人才及规模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展览发达国家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特别是80个代中期以来的15年的发展,中国展览业以20%的年增长速迅猛发展,与香港地区展览经济一起成为世界展览经济的一支新兴力量,主要现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经济快速增长为基础,以展览场馆建设为中心,中国展览业的腾飞获得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中国经济20年来保持平均增长超过7%的速度快速发展,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以展览业发展硬件之一的展览场馆建为例,80年代中期以业,中国的展览场馆以其规模小、设备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和缺乏长远规划而阻碍了中国展览业的长足发展。这咱状况在90年代有了根本性改观。“九五”期间,全国新建展览馆面积从九五前的不足80万平方米猛增了一倍。到2001年,全国已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场馆面积达516万平方米。另据不完全统度,“十五”期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大连等展览重要城市展览馆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完工,新增展览馆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将略超过德国目前24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的水平。据预测估算,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展览馆建设资金总投入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大连、厦门、武汉、昆明、长春、成都等城市涌现出一批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展馆,为未来十年中国展览业的腾飞创造了有利的硬件环境地。

  会展经营

  北京:“场馆之困”背后“产业突围” 

  “北京是现代会展业的发源地,并一直处在全国领先的地位,但现在来自上海、广州的竞争威胁日益强烈。”一位会展业的理论研究人士如此向记者介绍北京的会展业。

  在展馆面积不足、服务质量落后等诸多因素之下,一些名牌展会正在悄然流失。

  诚如斯言,北京会展业到了亟待变革的时刻。“一个缺口被堵上,自然会有另外一个出口被打开。”北京国际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介绍说,“北京市提出‘去经济’概念,‘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出,这或许是未来北京会展业的方向。”

  知名会展向外流失

  “几年之后,上海的会展业有可能超过北京,成为全国第一。”香港雅式(集团)公司董事长朱裕伦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刘宏伟则估计认为,上海的会展业总收入是要高于北京的。他的理由是,北京举办的展会数量虽然很多,但除了几个知名品牌展会,其他多数都是低收入展会,展位费打折严重。

  虽然由于缺乏严格且全面的统计数据,无法判断哪个城市的会展业是全国第一,但从业内人士的判断来看,北京会展业的“老大”地位正岌岌可危。即便是这些知名展会,都具备向北京之外转移的可能性。

  北京的展会向来以档次高、规模大著称,比如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国际车展、纺织机械展、通信展等。据统计,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资格的企业有250多家,北京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这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相当规范和成熟。

  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4)》,2004年北京市举办了489个展会,居全国之首。不过,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和上海相比,德国三大巨头蜂拥而入,和北京相比,一些国际性展会似乎更加钟情上海。

  去年11月9日,中央“两办”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从严控制2008年奥运会期间及前后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通知》,规定:2008年8月1日至9月23日期间,北京地区不举办与奥运会筹办工作无关的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同时规定,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要严格控制在北京地区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期间正是北京举办展览会的高峰期,这意味着该期间的展览会将全部暂停,向其他城市转移成为必然选择。而这些展会的首选目标正是北京最大的竞争对手——上海。

  此外,导致知名展会向外流失的另外一个重大原因是北京缺乏大型展览馆,这也是北京会展业的硬伤。

  新国展建设难产

  3月28日,亚洲最大的服博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以下简称国展)拉开帷幕,和往届相同,由于展馆面积不足,只能分成两期举办。而上届的中国国际汽车展,同样也因为展馆面积不足,分成了农展馆和国展两个会场,甚至需要搭建临时场馆。

  现在的国展建成于1985年,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展览馆,但展览面积仅有6万平方米。这导致,一些上规模的展会抱怨重重,分期举办、分会场、临时搭建为参展商和主办方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此,刘宏伟认为,北京再有两个20万平米的展馆也不多。毕竟,“北京是全国的北京”,多数主办单位和展商都愿意选址在北京,政府攻关、信息交流、邀请政府官员都十分方便。

  建设新场馆成为必然出路,不过历经几年的讨论,新场馆自去年年底奠基以来,到现在仍未见动土。先是去年4月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新国展中心项目公司董事长张伟宣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新国展中心项目将于2005年9月开工。后来,去年年底终于举行奠基仪式,但到今年3月底,仍未见动土。

  有非官方消息称,中国贸促会退出了兴建新国展中心的项目,现在由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相关部门自己独立招商。这种消息虽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至今尚未动工的现实也显示出新国际展览中心兴建的重重危机。

  “现在已经四月份了,即便能够立刻动工,也仅是第一期的10万平米,但顺义的位置为新展馆的投入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道路交通问题解决不了,也是没用。”刘宏伟认为,假如现在还不能动工,新国际展览中心在2008年前无法完工,因为按照相关规定,需要为2008年的奥运会让路。

  新国展中心迟迟没有动静,农展馆扩建面积也仅有1万平米左右,北京展览馆可扩建面积则更小,空间有限。而此时,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后期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展馆总面积超过北京已经成为现实。

  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口?

  北京自前年开始,提出“去经济”概念,即北京将不再以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为目标,而仅是政治、文化中心。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为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做了定位:建设创新、和谐、宜居新北京,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水平显著提升,奠定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

  “去经济”之后,和政治中心的定位相比,文化中心的定位将对会展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出口被堵上,自然会有另外一个出口被打开。”刘宏伟将话题转向《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及的文化创意产业。该纲要中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660亿元。

  确实如此。2006年将是北京的节庆年,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韩文化年四大文化年为北京的会展业增添了大量的新鲜内容。刘宏伟介绍说,伴随着这些文化年肯定会有很多相关展会,俄罗斯、意大利、印度、韩国都是文化大国。像目前正在举办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览会,将会出现很多。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国际性的大型会议在北京举办。

  文化创意产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可以如此理解: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产业形式。比如“超级女生”、网络游戏、动漫出版、影视制作等均可以称作文化创意。

  不难推测,动漫展、图书展、电影展、网游展等均有可能为北京举办同类会展创造雄厚的产业市场基础。有了产业基础,加上老百姓的参与性较高的因素,这类展会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北京会展业的主角。

  从1985年中国展览中心建立到现在,北京会展业在经历了一番辉煌之后,走到了一个新的路口。经贸、科技类的展会主扛了多年的大旗,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北京的会展业,还需寻找新的出口。

  中国软交会:不断放大的品牌展会平台

  有这样一个平台,由国家商务部、国家信息产业 部等8个国家政府部门联手搭建;

  有这样一个时间,世界IT行业的跨国公司总裁、理论泰斗云集,国内20多个省市政府代表团汇聚;

  有这样一个地方,海滨城市大连聚集了来自海内外IT企业精英,国际最新IT领域发展信息的发布、交流,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和国际投融资项目的对接,令慕名而来的中外IT企业开拓视野,收获颇丰。

  每年在大连举办的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就是这样一块磁极,强烈吸引着国内外IT行业风险投资商、跨国巨头、软件企业需求商和制造商的目光。

  创建国际一流品牌展会四年前,中国软件交易会在我国众多的展会中刚刚破茧而出,就以显赫的“国家级”招牌赢得世人的青睐。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科技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贸促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8个部委支持、参与的中国软件交易会,肩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通过展会的举办,扩大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为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调整,推动我国软件自主创新和软件外包出口的发展,改变贸易增长方式做出贡献。

  在新的一轮市场机遇面前,作为国际IT界人士聚会的国内一流展会,中国软交会为海内外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企业不出家门就可以与国外企业直接对话,谋求合作;海外企业可以通过展会平台更好地了解和拓展中国市场,中国软交会成为国际软件发包商与国内接包企业合作共赢的最佳舞台。

  经过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中国软交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软件产业第一品牌展会的形象越来越清晰的凸显在世人的面前。中国软交会国际化品牌效应深深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微软、英特尔、惠普、GE、IBM、西门子、SAP、摩托罗拉、佳能、日立、NEC、欧姆龙、富士通、优利、爱普生、东软、联想、金蝶、用友、大唐、中兴、浪潮、中创、新中大、信雅达、网通、移动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已成为中国软交会的固定参展客商。国内一些IT产业比较发达的省市更是趋之若鹜。

  四年来,在国家8个部委的共同努力下,软交会的规模、内容、层次、影响不断扩大和提升,不仅成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软件展会,而且是当今国际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最大、最具人气的交易平台。中国软交会推动和引领中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得到了海内外IT行业的一致肯定和广泛认可。2004、2005年中国软交会连续被评为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事件,今年还获得2005中国信息产业成功营销奖。

  今年6月22日在大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软交会以其鲜明的国际化色彩,极强的软件外包和项目对接实效,最具权威的行业发展论坛,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追求,为我国软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展会又创造出了更大的开放空间。

  放大“发包”、“接包”对接效应中外IT项目对接面广,成功率高是历届中国软交会参展商们的共识。第四届中国软交会的主办方从人才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构筑国际合作平台。今年软交会汇聚了当今活跃在中国IT舞台的所有主流企业,在金融、电力、教育、冶金、物流等8~10个重点领域,为IT供应商和行业用户提供大量的项目对接机会,使更多的国际发包商、软件供应商、渠道代理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增值渠道服务商、管理咨询公司在展会上与IT供应商洽谈商务合作,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对接,在展会上搭建一个世界级的软件外包“发包”、“接包”市场。

  提升展会论坛层次和权威中国最高规格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国际会议—“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论坛”,中国首个软件自主创新专题会议—“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外包行业盛会—“2006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年会”…众多高规格、强权威、显著实效的活动构架起今年软交会广阔的交流共享空间。

  众多国家级行业协会充分利用软交会的平台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今年展会将举办“中国机械行业信息化大会”、“中国林业系统信息化大会”、“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商务会”、“中国零售行业信息化商务会”、“中国食品药品行业信息化大会”、“教育信息化论坛”、“金融信息化论坛”,届时参会专业人士将达到几千人,将构成专业展会的一大奇观。

  构建自主创新服务平台第四届中国软交会以“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为主题,把自主创新放在显著位置,为地方省市和企业构建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软交会期间召开的“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将全面展示、总结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展示、宣传我国软件自主创新的优秀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品牌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环节全方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软件产品。

  拓宽国际品牌培训合作渠道第四届中国软交会针对产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大量人才需求,将组织系列人才交流活动。“第四届中国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参会领域将由以高校为主扩展到职业培训机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各个层面,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知名品牌人才培训机构与国内企业合作,构架起IT人才的产业国际化平台,为我国软件产业人才交流和合作创造畅通全球的人才渠道。

  中国软交会以其不断丰富的展会内涵,独具特色的品牌魅力,快速拓宽中国信息软件行业第一国际品牌展会的平台,吸引着世界越来越多IT行业的项目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源源不断地向展会聚集,向中国聚集,推进我国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拉动软件产业水平的全面升级。(记者 侯玉)

  会展信息简报 

  第 十 期     2006年5月1日   深圳会展中心资料室编 

  会展新闻 

  第55届医博会昨开幕 深圳企业大手笔参展 

  4月26日,深圳会展中心盛况空前,以“数字医疗与医院信息化”为主题的第5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医博会)在此开幕。据悉,这是时隔5年之后,全国巡展的医博会再次回到深圳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也同期举行。 

  此次展会,总共有近200家深圳医疗器械企业在医博会上亮相,且出手都是大手笔。据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蔡先生介绍,仅迈瑞一家就要了40个展位,面积达到180个平米,光是参展费就需要80万。安科也有30个展位,面积达到130多平米。 

  深圳医疗器械行业虽起步晚,但起点高,企业紧密把住市场脉动,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绝大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深圳已发展成为医疗器械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至2005年底,我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92家,占全省的32.3%;经营企业达853家,占全省的20.6%。去年我市医疗器械生产总值达53.38亿元,其中出口3.77亿美元,同比增长72.9%,出口达56.5%。 

  据介绍,医博会每年举办两届,目前已发展成为亚太区医疗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品牌最强的专业盛会。据了解,此次医博会吸引了20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医疗器械企业130多家,展览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参展展品有40多个门类、上万个品牌。 

  会展动向 

  2006年中国会展业十大预测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 

  总的趋势是,2006年中国会展业将更加务实和理性,2006年可望成为中国会展业“中小年”、“节庆年”和“转型年”。 

  1.会议:回归理性实效发展 

  门图特先生的著名言论“如果一个大型国际会议在一个城市召开,就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在中国并不灵验,甚至有时候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在2005年的各种会议论坛中,“城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凸现了中国“城市运营商”们寻求城市发展和突围的躁动心态。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国际、国内各行业的会议层出不穷是有目共睹的。 

  有确切消息表明,国家对于国际会议将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相关审批手续也将更加严格。2006年对于中国会展业来说,回归理性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会议业。那些缺乏实效、会而不议、论而不谈的项目将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更多关注行业会议的时效性和企业推介性质的会议将成为趋势。 

  2.展览:中小城市多为中小规模 

  近几年中国会展业受“德国潮流”的影响,很多城市把展览定位在了专业展上,动辄就是“慕尼黑如何汉诺威怎样”。这给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很多中小城市造成了误区和发展上的障碍,大型城市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发展专业展和规模型展览是有理由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就不是这样。 

  新的一年国内的展览项目将仍然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并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品牌会展通过合资、兼并、收购而实力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在许多城市经历了实践、失败和各种渠道获得的经验教训之后,经过更加理性的思考和研究,将把中小城市展览项目定位于向着多元化、小规模、高频率、社会型、体验式发展。而从广州“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博会)”等反映出的种种迹象来看,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参展意识和意愿显然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国际层面,一些欧美、日韩的国际机构近期纷纷发表报告指出:“在世界500强先后进入中国之后,如今已经是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发展的良好时机。”2006年,中国展览业将迎来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全面对接的“中小年”。 

  3.节事:节庆经济崭新亮相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各种历史传承的民俗节庆,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很多民族节日世界闻名,每年都有大量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对于中国的300多个地级城市和2000多个县级城市来说,把各地文化历史传承的或者新衍生出的节庆活动相应的加以组织和运作,比不切实际的举办展览或者会议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理性地把节庆经济作为地方城市的经济助推器,既有经济效益,更具有社会效益,其中蕴含的机会绝不会逊色于会展活动,并且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2006年也因此将有望成为中国的“节庆年”。 

  4.场馆:提升综合运营能力 

  中国会展场馆发展的畸形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展馆面积不足,制约着展会项目和展览业的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场馆入不敷出,最终造成中国展馆综合使用率仅15%。 

  2006年,中国会展场馆必需更加理性地定位。但是会展中心也同时是一项城市功能,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完全被商业所替代,从而成为一种少数人享有的设施,失去其社会价值。 

  尽管在我们2005年底同国际商报发布的《中国展览场馆运营调查》中显示,中国的展览场馆在独立运营能力方面最有欠缺,但是,2006年我们仍将期待中国展览场馆的“转型年”。 

  5.组办方:问责制使办展更加规范 

  在2006年,“国营会展”的模式将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逐渐得以打破,“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依据国务院2005年3月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国家问责制已经逐步确立,会展项目也将越来越多地实行“谁主办谁负责”,原来凭借各种“关系”就随便给别人挂名、贴牌的现象将得到制约,骗展现象也因此将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 

  6.服务商:新型专业化服务异军突起 

  在会展业中,传统的服务商概念是为会展项目提供设计搭建、设备租赁、招商代理、广告策划、现场礼仪等服务的组织和人群。 

  2006年,一批以提供行业咨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新兴服务商将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将与传统服务商一起服务于会展经济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中国会展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7.参展商:结构转变大势所趋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那一刻起,中国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字,即:国际化。 

  从2002年中国三大家电巨头淡出“广交会”到2005年中国贸促会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亚洲消费品展览会”和中国的吉利、江铃、华晨汽车品牌首次整车参展法兰克福车展,再到2006年1月TCL彩电高调亮相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种种迹象说明,中国的参展商已经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展台。 

  2006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必将引发中国国内某些行业展会的参展商发生“腾笼换鸟”的结构性转变,即已经壮大的实力型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外的国际展会,而一批成长型企业即中小企业也将加入进来。同时,随着同行业展会之间的竞争和公众信息的传播,参展商对于展会的选择也更趋于理性。 

  8.民营会展公司:联合将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的民营会展企业(这里主要指组办者,不包括服务商)是生存在政府主导型展会和国际会展项目不断向中国进行品牌移植的双重压力下的,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最有意愿“突围”的群体。 

  2006年,正如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所讲的那样:“有条件的展览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相互参股、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壮大实力”。以开放、合作、共赢为共同目标的民营会展集团有望出现,这不仅将彻底改变中国国内会展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大大加快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 

  9.国际会展公司:开始关注中小城市 

  2005年是国际会展公司进入中国最频繁的一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企业的来源更加广泛,选择的区域也从大型城市开始转向其他区域。除了德国、新加坡、英国之外,更增添了金沙集团这样的美国巨头。他们一方面更多地把目标放在与有潜力的政府型或者民营会展企业的项目合作和收购上,另一方面也尝试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做战略投资。 

  与国际企业同时进入的还有国际会展组织,他们在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征途上纷纷“祭起”认证的“法宝”,为中国的会展项目取得国际认同打开通道,促进中国会展业的规范发展。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似乎并不能给国内展会带来多少收益。 

  不论是采取项目合作还是企业合作,国际会展企业在中国的收效还是颇丰的。在2006年,这种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国际会展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中国大型城市层面的竞争,他们正在寻求其他有独特潜力的地区合作,因此,中国的中小城市也很有希望获得合作的机会。 

  10.人才培养:师资成为必补的一课 

  当我们在2001年还在感叹中国的院校没有一家涉及会展教育的时候,2005年仅浙江就有20多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或者教学方向,与此同时也先后涌现出了几十本会展业书籍。而在会展理论研究方面则更是几乎要把这样一个边沿应用学科变成主流。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内的会展教学受到多种体制的限制,无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并无本质区别。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身尚在疑惑中,如何为师?2006年,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师资培养将成为必补的一课,除了一部分有条件的院校将教师送到国外短训之外,更多将面向本地的培养,让教师补上“教学”这一课。 

  会展视角 

  中国展览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和计划经济体制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一场以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大调整在世界各国展开。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个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的生产、经济和管理活动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中,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原本相互独立和分割的市场被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这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即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展览经济结构的调整,展览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现化展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的高速增长,正日益成为全球信息交流、技术进步和商品交易的重要载本,成为与信息通讯、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旅游休闲、宾馆餐饮、广告印刷等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服务贸易行业。展览业以其创造的高额经济价值,广泛地就业机会和对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展览经济。据美国展览研究所中心(CEIR)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会,直接收到约120亿美元,与展览会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带动比例为1:10。德国展览业从业人员10万人,2000年德国展览会销售收到为45亿马克,拉动参展商和贸易观众直接消费170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价值410亿马克,为社会他造了23万个就业机会,经济带动比例为1:9.1。 

  经济全球化对展览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展览资本、项目、管理技术和人才的全球流动,使世界展览经济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展览资源获得了优化配置,从而加剧了展览市场的竞争,促进了全球展览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发展趋势: 

  (一)在西欧、美国展览经济的带动下,全球展览经济呈现出全方位、多格局、高增长的发展格局。 

  西欧展览经济以其数量多、规模大、国际化展程度高、贸易性强和管理先进而闻名于世。全世界300个是最知名的、展出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贸易展览会中,约200个大西欧举办 ,占三分之二。德国每年举办约130个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净展面积690万平方米,每个展览会平均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商的国际化程度都在30%-60%之间。世界上展馆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约16个展览中心,西欧国家拥有12个,年销售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有7个。美国展览业以其规模大,反映世界最新科技及商品内销售渠道而独具特色。美国每年举办净展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展览会约4000个,总面积约4000多万平方米,参展商100多万,观众超过7000万。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欧国家,以中国、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是世界新兴的充满活动的展览市场,以其增长速度快,辐射面广和专业门类齐全而引人注目,也是世界展览经济中最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拉美经济一体化地程的加快和南部非洲经济发展共同体及北部洲马格里布联盟的建立,以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延、智利和非洲的南非、埃及等国家为中心的拉美及非洲展览市场正逐步建立,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特点表现为外国展览资本对该地区的大量输入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通过投资、收购、兼并等手段扩张和重组展览资本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是当今世界展览经济最突出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依靠的是资本实力和品牌优势,这一特点在世界展览经济市场竞争中得到充分体现。1994年,总部设在英国的当时世界最大展览会组织公司博闻集团收购意大利米兰展览会公司部分股权,合资建立了米兰国际博览会公司。博闻集团以其手中100多个品牌展览会和年赢利达一亿多英磅的市场份额与米兰博览公会所属米兰国际博览会公司迅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业务量直线上升。1998年,米兰展览中心销售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超过了德国任何一家大展览公司,位居欧洲首位。1999年,卡尔通讯公司以12。6亿美元收购博闻集团在美国和拉美地多40个大型贸易展览会和出版刊物。美国商业媒体花费了2。75亿美元购买了另一家媒体公司和网站。荷兰信息出版公司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年营业额2。2亿美元的博闻有限公司70个专业贸易展览会以及一批专业杂志和出版社。英国励展集团以3。6亿英磅收购了博闻集团欧洲公司。2002年,励展集团又投资伦敦EXCEL展览中心,成为股东之一,收购新加坡亚洲宇航设备展示中心50%股权,同时,以参股和合作方式同美国的坎恩斯商业信息和英国的里德维尔商业信息等媒体联姻。投资、收购和兼并浪潮首先在资雄厚的欧美主要展览公司间展开,使欧美展览公司优化了资本结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为扩张海内外市场,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展资源做好了资金上的准备。今后,雄厚的欧美展览资本将毫无疑问地向俄罗斯、东欧、东亚、拉美等展览资本相对薄弱的展览市场水举渗透,全球化的展览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三)以资本重组为基础收购品牌项目,是迅速抢占国际展览市场的主要手段。 

  市场经济就是实力经济。20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展览公司在完成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后,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展开了一场抢占世界展览市场,瓜分世界展览资源的争夺战。1999年励展集团从法国收购44个,德国18个,意大利10个,西班牙12个和斯堪迪拉维亚地区22个展览项目,当年励展集团赢利3。01亿英磅。通过收购项目,励展集团在全球专业贸易展览会项目激增,以其拥有的470个展览项目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展览组织公司,励展览集团在法国拥有占80个项目,占据着法国三分之二的展览市场,在奥地利拥有52个项目,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并以其在美国拥有47个项目,英国38个,澳大利亚26个,南非26个,加拿大26个,日本25个,新加坡22个,意大利16个,德国11个,使励展在这些国家展览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英国另一家展览集团公司ITE,从1991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展览公司发展而来。短短十年间,该公司成功实施了展览会收购战略,使其成为在全球拥有约350年展览项目的世界第二大展览会组织公司。90年代以来,以ITE集团为首的欧洲公司,如诺维亚国际展览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等,借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全面开放本国市场之机,瞄准前苏东地区展览经济发展潜力,掀起一场大规模抢占苏东地区展览市场的风潮。2000年,约有35家外国展览公司活跃在俄罗斯经营的通讯、建筑、汽车、冶金、工业安全展,在乌克兰、匈牙利、波兰、捷克、哈萨克斯担、阿塞拜疆等国家经营的机电、食品、化工、建筑等领域的展览会,都是这一地区较有影响的展览会,使ITE集团成为前苏东地区占据展览市场最大的外国公司,就连励展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展览市场分割局面,不敢轻易踏入ITE的‘势力范围’。 

  二、 中国以其展览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迎接展览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将成为世界展览经济的又了个中心地区 

  现代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迟于欧洲现代展览业的发展几百。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展览业表现为出国举办经济贸易成就展和接待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少数单独展览会场。我们在办展思路、办展资金、管理技术、运作方式、专业人才及规模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大大落后于西方展览发达国家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特别是80个代中期以来的15年的发展,中国展览业以20%的年增长速迅猛发展,与香港地区展览经济一起成为世界展览经济的一支新兴力量,主要现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经济快速增长为基础,以展览场馆建设为中心,中国展览业的腾飞获得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中国经济20年来保持平均增长超过7%的速度快速发展,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以展览业发展硬件之一的展览场馆建为例,80年代中期以业,中国的展览场馆以其规模小、设备陈旧,基础设施不配套和缺乏长远规划而阻碍了中国展览业的长足发展。这咱状况在90年代有了根本性改观。“九五”期间,全国新建展览馆面积从九五前的不足80万平方米猛增了一倍。到2001年,全国已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场馆面积达516万平方米。另据不完全统度,“十五”期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大连等展览重要城市展览馆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完工,新增展览馆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将略超过德国目前24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的水平。据预测估算,九五和十五期间,全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会展中心图片库 |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合作单位|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网站广告